沈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文旅广电行业国庆中秋及四季度安全(消防)工作的通知
沈文旅广电发〔2025〕16号 局机关,各区县(市)文旅广电局,行业单位,市管单位: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为贯彻落实《沈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做好中秋国庆假期和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省文旅厅《关于做好2025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市消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推进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对今年以来各级安全工作巡视发现问题“举一反三”整改落实,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牢固树立“安全预防在先,事故可防可控”思想,强化“安全也是效益,安全保障发展,安全免损免赔”理念,真正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现就进一步做好全市文旅广电行业相关工作,保持行业安全稳定健康发展,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持续增强行业安全(消防)工作责任感 近日,中央党校、应急部、文旅部、交通部、住建部、水利部、市场监管总局、林草局联合举办全国重点涉旅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培训班,中央党校设主课堂,各地设900余个分课堂,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国庆假期历来是我市的文旅活动热点时期,今年叠加中秋节,形成8天假日。近年来,我市文旅主题宣传推广、市场管理和安全发展等效果明显。为迎接新一轮海内外游客来沈热潮,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带动文旅及周边行业消费提质升级,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我局联合多部门和区县|(市)策划、开展“秋韵情意浓 沈阳别样红”双节假期特别活动,推出7大板块,总计200余项“农、文、体、旅、商”多领域活动,以深厚的城市底蕴和美好的出行体验,展现“国际范”“烟火气”的沈阳风采,奏响“沈水之阳 我心向往”最强音。据最新消息,我市刚刚入选了全国十大赏秋游目的地城市、双节假期“最受境外游客欢迎TOP10目的地”,据第三方机构数据统计,这个假期我市客流量预计同比明显增长,对全市文旅系统安全运营形成一次新的考验。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热门景区和部分文旅活动场所的大客流、消防、游乐设施等方面,以及旅行社租用旅游巴士安全运行、重点单位特定时段的反恐防暴、秋冬突发低温冰冻灾害天气等。 市区两级文旅广电局、行业单位、市管单位要继续深刻认识做好双节假期和四季度安全(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继续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要求,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加强文旅假日市场综合监管,分级分类对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公共文化场馆、文化娱乐演出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单位、密室剧本娱乐场所、等级民宿等各类文旅经营活动单位和广电播出机构等,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扎实做好文旅广电领域各项安全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应急、消防、特种设备、其它游乐设施、森林防灭火、食品、燃气、自建房、大跨度建筑、电力线路、反恐防暴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气氛。 二、强化责任,坚决守牢文旅广电行业安全底线 市区两级文旅广电局、行业单位、市管单位一要继续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全员岗位责任,针对本次长假安全(消防)工作需要,从细从严落实防范措施,打非治违,确保安全运行。二要继续认真排查本地区、本单位的安全(消防)设施、特种设备、燃气、电力、自有房屋和其它游乐服务设施等安全隐患,发现隐患和达不到安全标准的尽快整治或坚决停运。三要主动加强与公安、交通、应急、市场监督、城管执法、房产、卫健、气象、电力、燃气等部门协调合作,做好重点区域交通和大客流调流、异常天气、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方面应急处置工作。 (一)全面做好文旅节庆活动安全管控。 各大型活动(演出)的举办单位,要严格履行报批程序,按照“谁主管、谁主办、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公安、应急、交通、市场监管、工信、文旅等部门要求,制定完善各项安全应急方案,配备必要的安防设施和安保力量,做好从现场施工到活动结束期间的各项安全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二)统筹深化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打非治违”消防专项安全整治等工作。 1.消防、秋季森林防灭火工作。吸取近期国内外火灾事故教训,文旅广电行业单位要继续严格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岗位和全员安全(消防)责任制度和“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消防安全“六个一”措施;按照国家消防法规、技术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检查;完善安全(消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维持“拆牌破网”工作成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确保畅通和指示标识完善,消防车操作场地无堵塞、占用;通过多形式宣传,教育本单位员工和引导接待的游客注意防火安全,全面消除火灾隐患。 2.特种设备、游乐设施隐患治理工作。吸取近年来十一期间我市某区卡丁车事故、国内部分景区魔毯、游船、服务车辆和其它游乐设施事故教训,全市A级旅游景区和其他游乐经营单位要认真排查整改本单位所属的特种设备、游乐设施安全隐患,强化日常维护保养、配件更新和自检、试运行等工作,特别是室外经过汛情影响的相关设施要逐一确认,确保安全运行。 3.燃气安全整治工作。吸取以往燃气事故教训,文旅广电行业单位要按照各级领导指示批示、省市燃气安全工作部署,认真排查本单位使用瓶装液化气、燃气管道及其配件等情况,每日使用后关阀、拍照存档。使用正规渠道供应的合格产品,正确安装使用燃气报警器、带有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灶,管道法兰正确接地,对罐体、阀门、连接配件和软管、燃气管道等定期排查,如有老化、泄露隐患、表面破损等情况,要及时更换或告知燃气部门维保。 4.防雷安全工作。按照省市气象部门部署,吸取往年外地某公园雷击凉亭倒塌导致伤亡事故教训,市区两级文旅局会同同级气象局分别组织指导行业单位定期维保设施设备,各单位自主邀请专业第三方公司检测,落实防雷安全措施。 5.自建房和大跨度建筑安全工作。按照省市相关方案要求,文旅广电行业单位要聚焦用于商业经营型文化娱乐演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等方面的自建房和大跨度建筑(含租赁、房屋结构改造等),定期自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必要时自主报请专业部门认定,确保安全运行。 6.登高、动火用电、有限空间作业等安全。文旅广电行业单位要认真落实本单位相关作业的安全规程和审批登记,切实落实作业现场安全监控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事件。 (三)持续强化全市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控。 吸取近年来国内部分景区火灾事故、游乐设施事故、客流量管控和疏导不力引发舆情,个别景区周边的骑马、游船等项目引发伤亡事故教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合理设置游客接待上限,做好流量实时监测管控,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并通过公共媒体、自有媒体等渠道及时发布流量信息,提前做好客流引导。在景区出入口、核心游览点、交通换乘点、缆车上下点等关键位置,加强游客疏导,保障游览秩序,必要时采用硬隔离设施,避免人员过度聚集、失足滑倒、突发踩踏等带来安全风险。 2.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做好防雷工作。尤其是涉及森林草原、木质结构建筑和使用燃气等方面要素的单位,要按照主管部门、专业部门要求,盯紧关键区域,包括假日临时增加的餐饮用火用电用气项目等,扎实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3.加强景区内部交通、接待服务、游乐设施和网红、水上、玻璃栈道、高空高速旋转娱乐类项目的安全隐患排查,配合应急、市场监督等部门做好检查整治,坚决防止项目带“病”运行;涉水项目、新增项目、网红项目等要尽可能考虑各类风险场景和安全管理细节,提前做好安全评估和应急预案,强化游船类项目游客穿着救生衣等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救援设施和人员。 (四)全面深化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 深刻吸取国家通报的河南某大学文物建筑、某地博物馆火灾等事故教训,继续严格执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应急管理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文物建筑和博物馆火灾风险防范指南及检查指引(试行)》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防雷防突发气象灾害等安全工作要求,重点排查整治安全(消防)事故诱因,完善安全(消防)应急预案,强化岗位安全责任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执行、消防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等。 (五)突出做好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安全运营。 吸取近年来部分地区发生的旅游巴士侧翻、隧道撞墙等事故教训,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要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安全评估,不得将未开放区域纳入经营、推荐内容,不得采用无安全保障、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游乐服务设施;严格落实旅游包车“五不租”制度,合理安排时间和行驶路线,保障司机不疲劳驾驶;强化执行游客出行安全告知制度,加强对导游等安全培训,旅游车辆发车前及时提醒游客全程系好安全带,督促导游提供优质、文明服务;要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及时准确报送团队情况;认真选择团队餐场所,确保食品安全。 (六)继续加强星级饭店、等级民宿、公共文化和娱乐演出服务经营等场所安全 1.星级饭店、等级民宿等住宿服务单位:吸取近年来我市某酒店布草间起火、广交会期间当地某酒店火灾等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监控室人员保证持证上岗人员数量,熟练掌握监控报警操作;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消防疏散通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厨房排油烟管道等进行维护保养和清洗,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运转正常;配备规定数量、在保质期内的灭火器,放置在公共部位,客房、厨房、内走道安装独立式或联网型火灾探测报警器等,楼梯间和疏散走道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完善有效。加强燃气设施和电梯等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按时进行检验,燃气每日使用后关阀、拍照存档,正确安装使用燃气报警器、带有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灶,管道法兰正确接地,确保安全运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食品安全责任,强化过程管理,配备消毒设施,保证每餐一消毒;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食品处理区内的从业人员不宜化妆,应戴清洁的工作帽,专间的从业人员应佩戴清洁的口罩;有害生物防治应遵循物理防治要求,设置粘鼠板、灭蝇灯等设施,严防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公共文化、娱乐演出、上网服务、密室剧本娱乐等场所:吸取近年来我市某酒吧顶棚灯架脱落伤人、某KTV灯带短路引发火灾等意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消防)监管,重点排查各类场所在经营管理、消防安全(含装饰装修材料等)、燃气和用电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死角和漏洞,及时排除倾向性问题,并将有关信息通报相关部门;严格控制核定准入人数,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群体性事件。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场所的巡查,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行为。切实加强对娱乐、密室剧本等经营场所的监管,严格内容管理,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对不适宜未成年人参与的娱乐活动,经营单位都要在显著位置或活动前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七)持续保障广电播出安全。 相关地区、广电播出机构要做好安全(消防)管理工作,排查安全(消防)制度落实情况、消防设施设备完备情况、室内外各项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等情况,做好维保和安全播出。 (八)加强特定阶段的反恐防暴等工作。 全市各广播电视台及其传输覆盖网设施、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及以上博物馆、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5 星级饭店等重点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反恐法、我市防范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安全防范工作细则等相关规定,加强三防措施和管理制度建设,配齐安检反恐防暴设备,强化出入口和单位内部管理,加派安保工作人员,加大巡逻频次,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问题。临时增聘人员,要加强政审、上岗前培训、在岗监管等内部流程管理措施。 三、值班值守,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制度 市区两级文旅广电局、行业单位、市管单位要做好双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应急工作部署,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坚决杜绝脱岗、离岗、非在编人员顶岗值班。如遇突发事件,积极开展初期应急处置,严格按报送要求第一时间上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误报。保障文旅服务投诉渠道畅通,对电话、来访、平台等各渠道投诉及时回复、及时处理,必要时按照旅游投诉应急先行赔付机制办理。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5年9月29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