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关于中国非遗商务化走向国际市场探索传递中国“好声音”新路径的提案》(第50号)的答复
孙天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中国非遗商务化走向国际市场探索传递中国“好声音”新路径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与友好国家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促进中国非遗文化弘扬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联合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开创性地探索将传统非遗项目,如泥塑、面塑及阚氏羽毛画等,与电子竞技赛事相融合,参与第二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第三期——东北大区联赛等活动,以新颖形式吸引年轻一代关注非遗之美。同时,精心组织非遗项目参与“云上解码幸福中国——外媒记者云参访”系列活动中的沈阳“一带一路 一路有你”国际推介日,借助现代科技力量,通过线上平台向全球展示中国沈阳非遗独特魅力,进一步拓宽非遗文化的国际视野。对于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充分采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与各类媒体的深度合作,不断拓宽对外传播渠道,让更多人领略非遗之美,共享其独特的文化韵味。 二、关于打通友好国家以非遗商务礼品作为载体开展互动交流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大力支持非遗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积极组织引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非遗伴手礼开发和生产性保护。目前我市非遗伴手礼有:陈氏金属浮雕工艺财神到、人物像等;金氏绳结富贵、如意等、鲁氏棉花画连年有余、庆丰收等;辽三彩烧造技艺的辽瓷系列产品;郑氏传统风筝制作的金牛送福、紫燕咏春等;李氏民间掐褶纸的金牛送福、红红火火过大年、灯笼、玉如意等;沈阳王氏泥人制作的《关东风》系列泥人。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充分采纳,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入挖掘非遗价值,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推沈阳社会经济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