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沈阳境内明辽东镇古长城遗址复原与旅游开发的提案》(第007号)的答复
王东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沈阳境内明辽东镇古长城遗址复原与旅游开发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以历史文化发掘为目的,全面开展沈阳境内明长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长城遗址保护工作,组织了市考古所专业人员与各区县文物部门共同对我市长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实地勘查,基本摸清了长城遗址的分布和保护状况。沈阳市境内的明长城属明辽东长城辽河段,主线长122千米,北迄法库县依牛堡子镇帽山附近(沈阳、铁岭市行政界),经祝家堡子东山向西南从戴家荒地前屯越过辽河进入沈北新区,经七星山西麓向西南,经石佛寺街道马门子、兴隆台街道边墙子、四龙湾、盘古台进入于洪区,经光辉街道西大台子、四台子、三台子、万金台、于金台、白虎台、四方台、开隆社、老边、三台子、高台子折向东南,经二台子、门台,马三家街道边台、沙岭街道集贤、沙岭折向西南,经四台子、后马、前马进入铁西区,经大潘街道林台、小潘台、大潘台、彰驿街道彰驿站、北三台子、长滩街道大兀拉、岳火台、四方台街道八音台、四方台进入辽中区,经茨榆坨镇后边外、前边外、偏堡子、茨榆坨折向东南,经茨榆坨南、三台子,从七台子越过浑河进入辽阳市。 沈阳市境内的明长城遗存主要有长城墙体、烽燧和城堡。长城墙体保存较好的在沈北新区石佛寺街道马门子村附近。烽燧有长城墙体沿线的“边台”(又称“边墩”)和长城线内的“腹里接火台”。边台多已湮没,现存的有沈北新区柳蒿台,铁西区林台、大兀拉、四方台,辽中区偏堡子烽火台等。腹里接火台在沈北新区、于洪区都有发现。城堡有卫城、所城、堡城、驿传城等,如十方寺堡、长勇堡、奉集堡、武靖营堡、虎皮驿城等。 为加强长城遗址保护工作,通过积极申报,2018年,马门子长城等41处长城遗址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底我市启动了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城类)文物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划定工作,目前划定方案已经通过市政府批准,并完成了上报省文物局工作,待辽宁省人民政府面向社会公布。 二、关于以历史文化保护为目的,组织实施明长城遗址复原系列工程的建议 为加强长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我市已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 (一)构建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沈阳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计划尽快组建沈阳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班。 (二)积极申请专项资金。起草了《关于申请编制我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项目经费的请示》,正在与市财政沟通经费事宜。 (三)起草《沈阳长城遗址公园保护规划大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第二十二条“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提出的“原址保护、原状保护”的总体策略,确定了沈阳市长城遗址原址保护、原状保护的总体策略,制定了保养维护、局部抢险、严控修复的工作方针。确定了为遗址展示利用所进行的工程技术处理以可还原性、展示利用以不得损害遗址本体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等保护利用原则。 (四)积极申报长城文物保护项目。我市已编制马门子长城、十方寺堡、柳蒿台烽火台、白家台烽火台、苏家台烽火台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计划书,拟对马门子全长3300米长城城墙本体、十方寺堡城墙本体、白家台等烽火台本体进行保护和修缮,包括:(1)对本体进行考古探查,确定文物本体范围,为保护工程提供基本依据;(2)现状整修,规整歪闪、坍塌、错乱和修补残损部分,清除经评估为不当的添加物等;(3)为修整中被清除和补配部分建立详细档案记录,补配部分做到可识别。目前,工程计划书已报省文物局,待审批,同时争取马门子段明长城修缮工程保护项目计划纳入辽宁省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储备库。 三、关于以历史文化传播为目的,加强经营与管理,打造沈阳明辽东镇长城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议 近年来,为传递“保护长城,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我市通过组织开展纪念《长城保护条例颁布十周年》宣传教育、配合中华汽车助力长城巡查活动等活动,积极宣传长城保护,营造了全社会关注长城、认识长城、保护长城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推动马门子长城等长城遗址展示与利用工作。(1)以保护遗址、标识遗址、展示遗址和烘托遗址为主要目标,通过设置景观标识、文物保护标志碑、说明牌等展示服务设施,利用周边旅游接待设施开展长城文化展示空间,提供优质导览服务等,充分展示长城文化景观。 (2)结合国家长城保护规划和长城文化公园规划进行展陈设施工程,建设景观道路、景区停车场、夜景照明、景区服务用房等设施,开展景观绿化、环境整治,推动长城旅游项目建设,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开展长城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宣传长城文化、长城精神,讲好长城故事,激发游人爱国情感,使长城成为弘扬“保家卫国”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4)深挖长城特色文化、创新解读长城精神内涵、促进长城文化与其他产业的创新融合,让长城文创产品融入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用创意的力量传承长城文化、激活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让更多人重视长城、保护长城、爱上长城。 感谢您对我市文物保护及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1年5月10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