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关于阐发文化精髓讲好沈阳红色故事的提案》(第0304号)的答复
杨功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阐发文化精髓讲好沈阳红色故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历史文化遗址、古迹、场馆的教育功能 从2015年起,我市推出“百万市民走进博物馆”文化惠民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百万市民走进博物馆”、“百万游客走进博物馆”、“大学生走进博物馆”、“社区居民走进博物馆”等系列活动。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公众考古活动,不断扩大文物保护影响,提高广大市民保护意识。每年开展300余场“流动博物馆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活动。坚持举办文博公益大讲堂,每年讲座60余场。和平区等区文化和旅游局同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所属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陈列馆、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陈列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陈列馆和盛京碑林等均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为鼓励广大市民和游客更多地走进博物馆,享受文化惠民政策,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和新乐遗址等博物馆实行了降低门票价格或免票。古生物博物馆等社会博物馆也免费向社会开放。2015年以来,全年市民、学生、游客走进市属博物馆均能达到400万人次以上,免费参观人数每年均超过200万人。 二、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加强博物馆文化志愿者建设,常态化志愿者超过千人。以沈阳文物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为依托,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文物保护,为社会文物志愿志发放了志愿者证。志愿者在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文化历史知识、发现新文物等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市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营营房遗址,最初就是有关专家和文化保护志愿者共同发现,市文物部门组织专家确认后认定的。博物馆的志愿者在引领游客、义务讲解、文明宣传等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强化沈阳文物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政治引领作 2018年初,我局以承办文物保护基金会“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为契机,会同沈阳市规划局及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共同推出了“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暨“讲好沈阳文物故事 传承民族历史文化”主题活动。此项活动主要是面向社会征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讲解词,实现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讲解词全覆盖,以此来深入挖掘和系统阐述文物价值,并结合现代传播手段进行传播和运用,着力讲好沈阳故事。活动期间,我市推出180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面向社会征集讲解词,共征集讲解词300余篇,入围优秀讲解词32篇。项目开展以来,每天都能接到很多市民的咨询电话,参与活动的有专业工作者,也有退休人员,有教师,有学生,有本地居民,也有周边城市的居民,他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多家报社媒体对该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宣传报道。2019年初,市文物局、市文物保护协会共同编辑出版了优秀讲解词汇编。撰写解说词,讲好沈阳故事,不仅可以感受到沈阳岁月的流痕,更能了解这些文物所包含的精神和文化内涵,知晓这座城市的思想变迁,让生活在沈阳这座城市里的人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市支持博物馆的建立,沈阳军区后勤史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沈阳军区后勤史馆、沈阳华夏饮食文化博物馆、沈阳古旧钟表博物馆、沈阳老龙口酒博物馆、沈阳赵琛广告博物馆、沈阳年轮艺术品收藏馆、沈阳市东三省总督府博物馆等建成后对外开放,是市属博物馆的有益补充,丰富了我市对外展示的形式的内容。目前,我局博物馆处正在《编制沈阳市民营博物馆扶持办法》,力图加大对民营博物馆的帮扶力度。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0年5月15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