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关于弘扬地域文化让东北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提案》(第456号)的答复
曹梅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弘扬地域文化让东北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在提升城市文体旅品牌形象、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打造城市IP品牌上持续发力,开发了“四季游”主题活动。今年3月,四季游·春天花正开启动仪式正式开幕,结合踏青、赏花等春的元素,推出“春之色—浪漫悦心之旅”“春之源—博物探源之旅”“春之声—悦享丽音之旅”“春之韵—活力动感之旅”“春之恋—浓情蜜意之旅”五大主题共计300余项活动。今年,我市拟举办2024东北亚(沈阳)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2024沈阳艺术节、第八届沈阳旗袍文化节等24项精彩活动,形成具有旅游文化气息和精神魅力的“爱024”连锁景观,打造四时有景、时时有景的城市新名片,让沈阳的温暖与热情常伴手边。下一步,我们将依据您的建议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展示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和非遗艺术。 二、关于“鼓励东北方言使用和传承”的建议 经咨询市教育局,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关于课程设置的相关规定:国家课程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地方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设置和审议审查,确定开发主体;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原则上由学生自主选择,市级行政主管部门不做统一规划。下一步,我们将参考您的建议对东北民俗及语言类非遗项目的申报予以重点关注。 三、关于“打造非遗体验馆”的建议 一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非遗工坊、传习所创建工作,目前有各级非遗工坊4个、传习所55个,积极做好省级非遗工坊申报工作,沈阳胡魁章制笔工艺、康福老月饼制作技艺、老边饺子传统制作技艺等3个非遗工坊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申报数量位居我省各市第一。这些非遗工坊吸引了各方游客体验传统文化,也为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我们将依据您的建议在非遗工坊建设和申报上下功夫,为游客提供质量更高、效果更好的非遗实景体验。 四、关于“引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政府主渠道非遗宣传力度,为了更好保护记录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我们每年都投入20余万元,实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对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保护性记录及宣传展示,并通过中央、省、市等媒体及自媒体宣传沈阳非遗,拍摄制作的“非遗在沈阳”宣传片被央广网采用播出。依托沈阳公共文化云平台,实现260余个非遗项目数字化录入,为群众提供线上非遗资讯,实现文艺资源共享。下一步,我们将依据您的建议不断加强与媒体合作,扩大宣传、提升影响,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共享非遗魅力。 五、关于“加强非遗宣传和培训”的建议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与中小学、大中专院校以及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建立非遗传习基地。近几年来,先后组织东北大鼓、沈阳“仨拉击”、相声、刘氏民间剪纸技艺、沈阳桮小丽满族民间刺绣技艺、金氏绳结技艺、沈阳王氏泥人制作技艺、锡伯族传统射箭、锡伯族蝴蝶舞等百余个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沈北啤酒美食节、“稻梦空间”泥巴节、皇姑区塔湾夜市美食节及市民文化艺术节、浑南之夏、全国纺织非遗大会、北市庙会等活动;组织非遗项目与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辽宁频道合作,参加“云上解码幸福中国——外媒记者云参访”之沈阳“‘一带一路’一路有你”国际推介日;辽菜传统烹饪技艺与沈阳市和平区职业培训学校、沈阳外事服务学校合作,满族布艺等与沈阳旅游学校合作,沈阳关氏皮影、锡伯族传统射箭与沈北新区蒲河满族学校合作,白清寨泥塑民间技艺与鲁美学院合作,关氏传统锔瓷技艺、王氏泥人、钟氏刻瓷技艺等在学校、社区都设有工作室。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非遗项目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健全社会各界协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实现非遗更好发展。 六、关于“强调东北特色旅游”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入挖掘、整合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情民俗资源,加快推进民族博物馆建设,开发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重点推进西塔朝鲜族片区、西关回族片区、沈北锡伯族片区的建设,丰富民族文化活动,培育形成风貌有特色、配套更完善、体验更丰富、服务更规范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文化旅游与多领域多产业交叉渗透,互相赋能,围绕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工业文化游、研学知识游、民俗体验游、美丽乡村游、生态观光游、冰雪运动游、夜间沉浸游、“福”文化特色游等板块,推出满足游客不同需求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每年四季游期间串联不同场景和活动,策划推出个性化的全城、全季、全时旅游线路,配发手绘电子地图,并通过媒体向游客公示,为游客出行提供指南。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推出更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吸引外地游客深度了解沈阳。 七、关于“吸引文化投资”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争当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排头兵”的目标,系统谋划和高效统筹文体旅项目,形成年度在建、储备、签约以及重点招商推介四张项目清单。今年,我市共谋划文体旅融合发展项目305个,计划总投资19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3%、20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6个,100亿元以上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9个,20亿元以上项目22个,10亿元以上项目38个)。今年开复工项目108个,计划总投资464亿元。储备项目167个,计划总投资1329亿元。一季度已开复工62个,完成投资4亿元。促成签约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99.5亿元。下一步,我市将大力支持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我市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4月24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