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关于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会化服务的提案》(第367号)的答复
鲁莎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会化服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高度重视该提案。多年来,我们深耕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致力于文物的传承。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满洲省委旧址等都对外开放,呈现出社会化服务职能,让广大市民更加了解沈阳的历史。 针对您提出的“建立准入名单、预约机制”我们进行了研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条“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的规定,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或使用单位拥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权,作为文物行业指导的文旅局不具有此项工作的行政权力。此外,“准入名单、预约机制”的实施,必须要求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或使用单位具有一定的安全、服务等必备条件,这对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或使用单位产生了负担。奉海铁路局旧址、辽宁总站旧址由沈阳铁路局管理使用,张廷枢公馆旧址、张作相公馆旧址、张寿懿公馆旧址分别由126中学、沈阳市安全局、沈阳物资集团等单位管理使用,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外开放。英国汇丰银行奉天支行旧址管理单位为交通银行,沈河区政府多方联系沟通,推动该建筑的利用。上述文物保护单位因管理使用单位的使用需求或客观条件限制,确实无法提供开放参观服务。对于其他具备开放条件的不可移动文物,我们全力协调有关单位、部门或个人,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展示工作,更好地阐释文物的价值,讲述文物的故事,方便市民参观、了解、学习沈阳的历史文物。一是利用已修缮的文物建筑筹建专题博物馆、专题陈列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纪念馆、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已全部建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二是开展考古遗址保护展示。盛京城德盛门瓮城遗址、千松园遗址、汗王宫遗址、豫亲王府遗址等进行考古发掘后,对考古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展示。三是鼓励引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所有的文物特别是近现代文物建筑对社会开放,发挥文物建筑文化传播、教育功能。王铁汉办公旧址目前用于社区办公,设置专门的展室,定期向市民开放。四是引入新的业态进行活化利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满洲住友金属株式会社车间旧址改造为“1905文化创意园”,成为我市利用工业类文物建筑开展活化利用的典范,该案例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满洲农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厂分解过滤车间旧址现为“红梅1939文化创意园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宇霆公馆旧址建设可移动文物修复展示场馆向市民开放,展示技艺流程并进行讲解。 2024年1月,沈阳市博物馆“百馆工程”开放文博场馆名单面向社会公布,31处不可移动文物被建设成博物馆对外开放。其中,位于沈阳方城内的东三省总督府旧址为非国有产权,在修缮后又实施了陈列布展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展陈工作,陈列民国时期的大量展品,对市民了解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为沈阳方城又增添一处景点。我市不断推进文物保护单位的逐步开放和社会化服务职能提升。中街的升级改造得以使中街的部分文物保护单位面向广大市民开放,更好的让广大市民了解沈阳的历史文化。以沈阳故宫博物院、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单位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职能,导游员的培训,内部服务设施的完善,文创产品的开发等等,大大提升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为进一步彰显沈阳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要求,便于市民和游客了解文物建筑,我市实施了文物历史建筑可阅读工程,为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设置简介牌,市民、游客通过扫描建筑物悬挂的简介牌二维码,便可了解文物历史建筑及背后的故事,领略历史与现代交融的人文风貌。预计明年,我市可实现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全面覆盖。该项措施有效解决了部分无法开放的文物建筑参观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沟通引导,推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科学使用、合理利用。 感谢您对沈阳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4月9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