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关于进一步促进沈阳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提案》(第231号)的答复
胡玉伟委员: 现就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沈阳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提案提出答复意见如下: 一、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利用 一是不断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目前,我市共有39处不可移动文物列入辽宁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市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全部设置了保护标志碑。对奉天纺纱厂办公楼旧址等8处革命文物进行提级保护,完成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测绘建档工作。完成了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防雷工程、东北解放纪念碑修缮工程和中共奉天市委旧址修缮工程等革命文物的修缮及三防工程。北大营营房旧址保护利用项目获评第四届(2022)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启动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修复6件革命文物。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抗战文物史料捐赠仪式”等捐赠纪念活动,丰富革命文物馆藏。 二是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景区。全市现有红色资源类的国家级旅游景区10家,包括4A级景区4家(分别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沈飞航空博览园、中国工业博物馆);3A级景区4家(分别是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暨刘少奇旧居纪念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沈阳劳模纪念馆、沈阳审判日军战犯旧址陈列馆);2A级景区2家(分别是秀水河子战役纪念馆、谢荣策烈士主题公园)。其中: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4家景区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三是组建红色资源和博物馆资源联盟。作为辽沈地区抗战类博物馆的龙头单位,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先后联合省内15家抗战主题博物馆,组建了“沈阳抗战联线”联盟,共同组织开展了辽宁抗战遗址遗迹调查研究、沈阳抗战遗址遗迹调查研究、辽宁抗战文物核查、“九一八事变与东北14年抗战”学术研讨、《白山黑水铸英魂》专题巡展、“沈阳抗战联线印记研学之旅”等多项活动以及以沈阳抗战联线为元素主题纪念邮票、纪念封、纪念邮等文创产品的研发、推广和营销。沈阳市文博中心牵头成立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博物馆联盟,深度开展都市圈文博场馆互展、特色论坛讲座互动、讲解人员互学等活动,增强都市圈城乡居民研学游内容支撑,实现了都市圈博物馆文博资源互惠共享。“沈阳抗战联线”入选首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获得“红色+研学”全国热门博物馆。 二、科学谋划、协同发展,推出沈阳红色资源地图 2023年,沈阳市委组织部深入挖掘我市红色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编制《沈阳市红色资源地图》,整合收录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14个红色阵地及13个区、县(市)域内的抗战遗址、旧居、博物馆及区域党群服务中心等红色点位。《沈阳市红色资源地图》共编制电子版和手绘版两类,分沈阳市、区县两个层次,电子地图开发设计位置标注、答题点亮、详情展示、党史课堂等多个功能,达到了“一图尽揽红色资源、一键直达教育现场”的效果,也凸显了市区两级红色资源的协同发展布局。 三、整合资源、加强联动,策划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我市根据不同主题,策划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例如:依托“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北大营营房旧址、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等文博场馆和旧址,整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秀水河战役纪念馆、东北解放纪念碑等红色旅游资源,精心策划了“建党百年红色文化游”;依托沈飞航空博览园、1905文化创意园、奉天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万科红梅等,举办大型工业主题展览活动,鼓励创新融入工业主题元素的现代化艺术设计,精心策划的“工业文化观光游”等。不仅有全市范围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还有以行政区为单位的红色旅游微线路。例如:和平区“和平密码”爱国主义教育精品路线,串联中山广场建筑群、沈阳站、马路湾书店、太原街等;铁西区工业遗迹观光游线路,串联中国工业博物馆、1905文创园、奉天记忆、红梅文创园、工人村生活馆等。 四、完善设施、丰富内涵,提升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大力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依托铁西区深厚的工业资源和区位优势,深耕百年工业文化,努力焕“活”工业遗存,深度释放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强大精神力和价值机遇,推进工业主题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壮大产业发展规模,一是推动中国工业博物馆提升改造,二是统筹推动工人村更新改造,三是卫工街工业文明景观轴建设,打造“永恒运转的红色工业城市博物馆”。突出文化赋能,展现多元化业态交融新场景。推动多元业态交融发展,构建文商旅、文体娱、文科创融合发展生态圈,推进红色驿站、红色宿营地、红色演出场馆建设,拓展红色场景空间。积极推动“工业文化+沉浸”,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依托成熟文创园区、景区,如奉天工厂的红色戏剧展演、1905的“木木”剧场等,举办故事会等文化创意活动,开展《少年中国说》等多种形式的沉浸式演出,凝聚红色资源吸引力。皇姑区打造“红色文化何以皇姑”品牌,重点建设“环北陵”红色文化旅游片区。全面优化红色旅游发展环境,推进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提升红色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品级;积极培育沈飞航空博览园成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红色场馆阵地作用。 再次感谢您对沈阳市文旅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5月21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