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关于进一步推介我市高质量文创产品的提案》(第223号)的答复
王东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介我市高质量文创产品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创产品是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全区别于过去那些千人一面的旅游纪念品的新商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文创产品被形容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这个说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文创产品之于公众、之于博物馆的双重意义,既形象,又具有深意。但如您所说,沈阳市文创产业现状与西安等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还需要在高质量层面得到深度优化和升级。 一、推动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做强文创品牌IP 进一步加大我市对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推动力度,深化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整合市场、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推动创意设计发展,融合带动生产型制造业升级。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开展关键工艺、核心技术、共性环节等设计创新攻关,积极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形成对行业具有引领作用的设计成果。积极举办多层级、多场次、多类别的文创活动,鼓励原创设计作品和工艺美术精品积极申报国内外专业奖项评选。去年,我市成立了沈阳市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文创人才智库,成员目前为全市13个区、县(市)文化创意人才205名,涵盖高校教授、讲师、学生、专家等121人,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61人,非遗传承人23人。旨在聚集优秀文创人才,促进设计与服务资源有效整合,从高校、研究中心等人才聚集地中选拔一批领军团队和领军人才参与其中,提高我市研究成果的推广效率,提升高品质、精品化的文旅创意产品和服务供给,做强文创品牌IP。 二、加快优势文创品牌构建,开发“高颜值”文创产品 重点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培育,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品牌,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丰富商品品种,满足旅游需求,扩大旅游消费。进一步加快落实优势文创品牌构建,“高颜值”文创产品研发与产品化,加大扩充我市相关科研院所、传媒类高校及专业团队的参与效能和推动角色。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创新经营运作机制,依托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研发地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文化旅游商品,实现文化创意和旅游资源的有效嫁接,加快非遗等项目向旅游商品转化,开发优质“高颜值”文创产品,使具有地域标志性的文创产品成为游客来沈旅游的“必购品",为我市打造优质文创产业链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 鼓励打造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促进演艺、娱乐、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消费项目。鼓励文化企业优化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引导文化企业围绕内容创意、核心产品、衍生产品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支持文化设施运营单位与文化创作、服务机构合作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提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供给能力。推进文化传媒类、艺术设计类等高校融合发展,构建以内容为核心的文化创意生产、典型集聚效应的创意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产品体系与高校联合定制化专业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结合我市现有资源,谋划传媒类、设计类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基地,并规划后续定制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领会并采纳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力争创造文化创意氛围浓厚、生活便捷度高、自身价值易于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的高质量文化创意环境,构建以内容为核心的文化创意生产体系,增强我市文创产品核心竞争力,使沈阳旅游形象和产品成为东北地区旅游的特色名片。 感谢您对沈阳文旅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2年6月6日三、扩大产品服务供给,打造优质文创产业链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