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关于推进沈阳文旅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提案》(第0009号)的答复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进沈阳文旅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全国景区、博物馆、旅行社、宾馆酒店等全行业都在拥抱科技,积极探索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在服务和业务模式升级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能够有效发挥对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正面引导作用,能够为文旅管理单位提供营销、监管的数据支撑体系,显著提升宣传营销财政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促进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拉动游客接待量,延长旅游驻留时间,提升旅游满意度。我局先后建立了沈阳智慧旅游平台、文化消费和文化惠民平台、沈阳市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平台、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旅游大数据分析项目等文旅产业、事业发展平台和项目,这些平台项目有针对性的解决了文化旅游在发展中的专项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足。 文旅业务多元复杂,管理和服务行业对象类多、面广、量大,直接指导、管理企业、单位、个人达10226个,执法检查对象9100家,行业管理方式落后,需要科学设计治理和信息技术指引,以高质高效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沈阳体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首批国家六部委评定的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基地核心企业,承担国家文化和科技支撑“立体影像”课题。2017年成为辽宁省文化示范企业,2019年成立“辽宁省新型显示技术研究所”,2019年入围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企业。目前该基地承担中宣部国家文化大数据工程“红色文化之旅体验馆”示范工程建设;在2019年完成世界第一辆全息汽车的基础上,拟与中国有线、新松机器人、银隆汽车等公司,联合打造全球5G智能新能源全息汽车产业中心。孵化文化科技融合的上下游产业链上市企业,将建造中国文化体验科学城,将基地建设成为世界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示范基地。该基地目前以形成文化产业规模,2019年收入4300万元,其中文化及相关配套服务收入3566万元,占总收入85%。体验科技2019年缴税90.8万元,纳税信用等级A级。 沈阳故宫官方微信平台开启“云”看展、“云”赏文物系列推送,博物馆官方微博@沈阳故宫博物馆在与微信平台同期推送“云”看展、“云”赏文物、“寻春——沈阳故宫馆藏绘画中的春天”系列的同时,积极参加@中国文博@微博文博组织的文化政务微博话题推送活动,积极发挥政务蓝V作用,向社会公众传播正能量,提高账号活跃度和影响力。积极开展网络直播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推广沈阳故宫。其中央视新闻客户端对恢复开馆、展览开幕、古建修缮等活动共进行6场直播,官方微博进行“云游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等多个系列累计28场直播。观众可通过沈阳故宫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线上游览沈阳故宫,一键导览,欣赏沈阳故宫全景、建筑以及文物。 沈阳故宫文创在创新理念下的销售形式实现多样化,除采取线下实体店;线上淘宝、微店等销售平台外,2020年多次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文创产品推广和销售,既满足大众足不出户能买到心仪的文创产品的同时,也增加了沈阳故宫文化输出和品牌推广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等大数据平台的强大功能,能够汇总和分析公众喜爱的文创产品包括产品种类、款式、价格、文化内容等详细的数据信息,对沈阳故宫文创产品的研发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2.开展好“沈阳市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促进消费升级。 文化旅游惠民是促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券是文化旅游惠民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市今年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启动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虽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文旅企业的经营信心依然需要巩固,文旅消费市场的活力依然需要激发,文旅市场更加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复苏政策。沈阳市与中国银联辽宁公司合作启动文化旅游电子消费券发放工作,首期发放1100万元,时间从2021年4月29日至2022年2月28日。消费券可用于11类消费场景,包括:涉旅宾馆酒店住宿消费,旅行社沈阳市内游览线路消费,书店、音像店消费,KTV包房、游戏娱乐场所消费,剧院、剧场门票消费,电影院门票消费等。参与活动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目前已有300余家。同时,启动涵盖八个板块的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为沈阳市民和外地来沈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旅消费体验。 3.数字文化馆的系统搭建和初步验收 沈阳数字文化消费平台,初步建设完成文化惠民管理系统、文化消费系统、文化配送系统、数据统计分析展示系统等子系统构成。沈阳市数字文化馆按照“一个体系、一个平台、一个资源库、多级管理、多终端覆盖”的建设思路,搭建沈阳市四级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并有效运行,统一服务、评估、管理标准,实现全市设施成网、人员互通、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局面,促进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目前该系统已通过初步验收,正在细节微调。通过增加物联网设备,建成文化分馆20个,初步完成省厅关于总分馆制的工作要求。 4.推动景区智慧服务数字化 开发建设沈阳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包含:旅游一卡通系统、惠民补贴发放系统、游客满意度调查系统、旅游游客信息采集等系统。充分利用5G技术,加强与携程、美团等APP的合作,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全市景区116家,实现网上预约29家。19家景区拥有智能闸机88台,16家景区具有智能语音讲解417个,19家景区有电子导览59处,100家景区具备智能监控系统。 5.实施文物历史建筑可阅读工程 为做好文物活化利用,积极推进实施文物和工业历史建筑可阅读工程,通过搭建沈阳市文物历史建筑可阅读系统平台,拟采集、整理与录入100处文物历史建筑信息,制作及安装简介牌,并加挂二维码。介绍文物和历史建筑的名称、年代、建筑风格、简要背景及照片等,实现文物历史建筑资源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启动文物历史建筑可阅读工程。经与市大数据局、发改委、财政局等积极沟通,已经完成了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申报立项工作、建议采购价格审核和项目招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搭建平台、涉及点位文字核校等挂牌前期工作。 1.加快市场复苏,保障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顺利进行。一是动态跟踪文旅惠民消费券发放情况,组织协调各区、县(市)开展好“沈阳市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充分利用影院、书店等资源,策划举办首映式和读书会,扩大活动影响。二是活动期间,我们将要求银联公司定期向我局提供活动数据、交易流水等电子信息及活动进展简报、整体开展情况等文字报告。三是活动结束后,银联公司将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消费券发放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审计。 2.加快推进数字文旅建设。2021年,沈阳数字文旅拟构建以公共文化云为平台,覆盖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开展公共文化生产与共享平台建设,完成数字图书工厂、数字演播厅、数字直播间、数字录音棚4类生产与共享平台建设。开展物联网与数字化终端普及工作,逐步完成图书馆、文化馆(站)的人脸识别、教学辅助、活动展示、图书现代化物流及配套统计系统,完成全市所有街道(乡镇)数字文化馆分馆的建设。开展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对图书管理系统、文化云平台进行网络化升级改造,实现数字文化全覆盖。 3.推进文物历史建筑可阅读工程(二期)工作。选择30个文物建筑加挂简介牌并附加二维码,通过文字、影像等方式介绍文物或历史建筑的名称、年代、建筑风格、简要背景等内容。 4.持续发挥新媒体矩阵平台作用。2021年,沈阳故宫将继续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平台作用,进行线上宣传展示。同时,加大数字化展示平台工作力度,上线虚拟博物馆、3D官网等数字化项目,让观众可720度立体化“云”游沈阳故宫各建筑、饱览馆藏珍品。 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视与关心。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1年5月8日一、文旅行业现状特点
二、文旅产业基本情况
1.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