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关于充分发掘浑河作用提升沈阳城市品质的提案》(第053号)的答复
何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掘浑河作用提升沈阳城市品质的提案”收悉,我们汇集规划、园林、水务、城管、生态、商务等部门材料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提升改善人居环境 自2000年沈阳启动浑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以来,结合城市污水排放、处理和利用情况进行设计、建设和布局,沈阳市逐步完善了城市污水排放和收集系统,实施直排浑河污水截流工程,城区向浑河直排污水的5个排污口全部截流,使浑河流域污水全部得到收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十三五”以来,沈阳市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实施20项水体达标重点工程和十三大类46项重点治污工程。2020年至今,考核水源达标率始终保持100%。 在治理浑河的同时,为改善浑河景观,沈阳市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扩大城市水面积。对浑河东三环路至沈抚交界处全长8.8公里的河道整治,形成贯通水面面积6平方公里,可观赏的连续水面长度将达到40.6公里,水面积率从4.68%提高到6%,浑河城市段荣获“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 如今漫步于浑河步道,清澈的河水,绿草如茵的河边公园,傍晚市民三三两两徜徉在河边的树荫下,从前那些“灰头土脸”的奔波身影,如今已经沉浸在依水临岸的慢生活中。 二、以高品质文体提升城市品位,实现产城景融合 近些年,沈阳市政府制订“一河两岸”规划,以浑河为轴线,强化浑南、浑北主城整体发展,通过跨河交通、综合服务和产业功能的提升,实现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在浑河两岸聚集发展,着力建设具有金融贸易、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丰富业态的功能聚集区,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沈阳会客厅,具有高级生态效应的城市绿廊道。 为更多的聚集人气,提升城市品味,沈阳将“一河两岸”的建设作为城市重要的发展轴线,高品质的文化体育旅游资源集结在此,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提振城市“精气神”,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从2018年到2023年,六届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先后吸引了国内外数百支队伍和数千名运动员参赛。除了西安交大、甘肃赛艇队等队伍连续参赛外,日本、新西兰、美国、比利时、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队伍也汇聚沈阳。尤其是在2020落幕的东京奥运会上,辽宁选手崔晓桐,这位曾在浑河上训练了四年的选手,勇夺女子四人双桨赛艇金牌,这让沈阳的“母亲河”——浑河“最美静水赛道”被更多的人熟知。 浑河滨水健身慢道将五里河公园、沈水湾公园、罗士圈公园、长白岛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和平杯”足球公园、8号足球公园一一串联起来。水面赛艇穿梭,岸上健身爱好者跑步、骑行、踢足球、打篮球……浑河成为了沈阳市民锻炼休闲的首选之地。 “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浑河岸交响音乐节、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跳动的音符飘荡在浑河岸旁,活跃的艺术生活让城市充满魅力,让市民对家乡的热爱更加浓烈,生活中充满了获得感、幸福感。 依托“一河两岸”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体育等主题活动,实施“一河两岸”提升工程,郎朗钢琴广场、云飏阁、国际马拉松赛道等市民休闲设施相继建成开放。目前沈阳浑河两岸现已形成五里河中央商务区、奥体休闲商业中心区、长白岛滨水生活区、中德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区等重点发展板块。 当前沈阳“一河两岸”建设工作仍在继续,南堤路慢行提升改造、沈河区下穿二环地下通道工程、北岸向西延伸等众多项目都在推进,沈阳鸟岛将新增一条人行交通桥与浑河南岸相连,桥面设计为玻璃栈道,游览者可以站在桥上观察脚下水流动态,将成为沈阳又一处网红打卡地。这些项目将推动沈阳“一河两岸”迈向卓越的世界级滨水区,打造国家中心城市高品质服务功能聚集带。 三、依托夜间经济聚集人气,激发浑河两岸消费升级 近年来,沈阳市以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把发展夜间经济作为激发城市消费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提出“三核、两带、九片区”的夜经济空间构想,部署了发展夜经济的主要任务和配套措施。其中浑河两岸夜经济带就是两带之一。 为有效开展浑河两岸夜经济活动,组织了“花间一壶酒 相遇夜沈河”,阵型变换、色彩交替的千架无人机表演等艺术嘉年华活动,同时继续发挥盛京大剧院文化引领作用,秉持着“听交响、看名剧、到盛京”的宣传推广理念,坚持“高贵不贵,文化惠民”的原则,演出时间基本覆盖全年,保证天天有演出,夜夜有戏看。此外,为丰富广大市民夜晚文体生活,浑河岸边的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等大型体育场馆,积极探索助推我市“夜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为广大市民提供夜晚观赏和参与体育活动的舞台,打造有品质、多样化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浑河外滩市集开业以来吸引游客日均5万人次。除了“逛吃”外,“浑河晚渡”也成为不少市民、游客的选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浑河两岸文旅、体育与夜经济多层面的融合创新,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创新,品质优先、错位发展,围绕“ 食、购、游、娱、文、体”六大方面举办主题活动,提升浑河两岸“夜经济”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促进城市的消费增长。 感谢您对我市文商旅融合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4月12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