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关于丰富冰雪旅游产品扩大旅游消费需求的提案》(第010号)的答复
委员同志: 您提出的关于丰富冰雪旅游产品扩大旅游消费需求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优势,在加快冰雪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培育冰雪产业市场主体,开展普及大众冰雪运动和丰富多彩冰雪文化活动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实施战略性规划,突出差异化开发 近两年,我市先后编制了《沈阳市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和《沈阳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全市冰雪旅游工作进行了总体谋划设计,力争塑造一座冰雪名城、两大冰雪观光带、四大冰雪旅游品牌、六大特色冰雪旅游小镇、七大冰雪旅游度假主题线路。我市将在建设冰雪场馆(地)、开展冰雪活动、培养冰雪人才、举办冰雪赛事、弘扬冰雪文化等方面共同发力,努力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唱响“清风满韵,冰雪沈阳”,带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冰雪运动发展。 二、发展冰雪体育旅游,拉动新兴旅游消费 2020年3月,为提升我市冰雪消费水平,加快做热冰雪经济,市文旅局、发改委、教育局、工信局等14个相关委办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沈阳市冰雪经济和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20-2022年)》(沈文旅广电发〔2020〕5号),围绕“人民幸福城,我的沈阳美”“来到沈阳城,看遍全东北”的城市定位,不断促进“冰雪+”融合产业发展,每年各区县(市)推出冰灯彩灯节、花市庙会、冬捕、文化商贸、民俗节会、康养、餐饮等活动100余项,丰富了冰雪消费内容,满足了大众冰雪市场需求,丰富了冰雪产品供给,做优了冰雪服务,拉动了冰雪消费增长。2018—2019年冰雪季,全市游客接待量达3842.9万人次,同比增长26.3%;旅游活动综合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3.3%。 三、深度开发冰雪产品,培育多种消费模式 近两年,我市以棋盘山冰雪大世界为龙头,以四大滑雪场、冰雪嘉年华、各类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为支撑,深度开发旅游产品,促进旅游消费。以“清风满韵、冰雪沈阳”为主题的“中国沈阳国际冰雪节”,不断研发并推出了以“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温泉、冰雪民俗、冰雪美食、冰雪商贸”六大主题活动,其中,2018年,沈阳旅游集团还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冰棋盘,首次引入融合全息成像视觉技术、舞美技术、冰雪杂技、国际魔幻艺术的“冰舞秀”;东北亚滑雪场举办了“辽宁省高山滑雪锦标赛”、“‘盛京杯’中国•辽宁全国媒体人高山滑雪邀请赛暨沈阳市首届国际青少年滑雪邀请赛”、“辽宁省百万市民上冰雪公益滑雪培训营”、“青少年滑雪冬令营”、“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冰雪体验活动。仅2018年,全市约有百万人次参与到冰雪活动中,青少年参加冰雪活动人数达10万人次。 四、完善市场投资主体,增加冰雪旅游投入 为了鼓励各类企业进入冰雪产业市场,积极培育民营冰雪产业经济主体,2020年3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沈阳市冰雪经济和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20-2022年)》(沈文旅广电发〔2020〕5号)中明确文化、旅游专项资金将对重大冰雪项目给予支持。如:市体育局、文旅局将对滑雪景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补贴,对重点滑雪场冰雪升级改造和建设项目给予倾斜。并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冰雪场馆(场地)设施、冰雪装备制造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同时,市自然资源局也将优先考虑冰雪运动发展需求,降低冰雪项目用地成本;市文旅局对企业进行冰雪营销给予资金补贴,最高额度为30万元;市税务局也将对发展冰雪产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 五、加强监督机制,重视安全保障 依据《沈阳市冰雪产业发展规划》《沈阳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沈阳市冰雪经济和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20-2022年)》,我市将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定期推进冰雪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进冰雪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健全安全生产与质量保障体系,加大对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完善冰雪产业市场统计监测制度,整合与共享相关部门的数据资源,掌握冰雪产业的市场规模和结构变化,加强对冰雪产业市场发展特征和趋势的分析研判,为进一步促进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