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关于非遗项目深入校园的提案》(第0127号)的答复
委员同志: 您提出的关于非遗项目深入校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成了最普遍的做法。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并日益深入,其重心不断地从最初的仅注重传播、鉴赏层面而逐渐趋向包括技艺传承、技能传承在内的实践层面,从而让“非遗进校园”迈向一个理论与实际深入融合的新阶段。从2014年开始我市积极组织传承人开展面向基层及校园非遗传习活动。根据非遗项目的不同特点,组织非遗项目“进学校、进社区、进村镇、进工地、进军营”,在活动数量和质量上逐年提高。2015年初,我市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了非遗传习基地创建活动。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命名了包括“东北育才学校”等三批共100个“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编写出版了《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文集》等。每年,市文旅局和教育局都精心组织、高质量地开展数十场次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不仅让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接地气,更为关键的是,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青少年中间的认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同时也得到省文旅厅和市政府的高度认可。 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契机,有效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内容。鼓励学校结合实际研发校本教材,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学校为学生们进行现场展示,对学生开展活动进行指导,使学生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二是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坚持将沈阳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中小学从建立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入手,开展别具特色的文化传播活动。以剪纸、绳结、糖人、面人、书法、楹联、烙画、满族刺绣和锡伯族文化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成为很多中小学亮丽的风景,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三是加强专业或兼职教师队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宣传教育活动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一方面是鼓励各校特别是传习基地结合实际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学校活动的兼职指导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专项的培训课程,培养学校自身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指导教师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四是加强基地校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的通知》(辽文非遗函[2016]1号)文件精神,沈阳市文旅局、沈阳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创建活动,沈阳市浑河站小学(杨氏太极拳)、和平区南京街第一小学(李氏微雕技艺)、沈阳朝鲜族学校(朝鲜象棋)、沈北新区蒲河满族学校(关氏皮影)、法库县东湖三中(林氏剪纸)等100所学校已经成为市级非遗传习基地。 五是举办了“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学校行”公益活动。邀请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走进课堂,来到学生中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讲和展示,宣讲表演的内容包括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满族剪纸、炭精绘画、花灯制作、雕刻篆刻等多项传统技艺。在2019年活动开展中,市教育局配合选取了100所农村中小学参与其中,对于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班人,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进校园”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方案,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推进活动的实施。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拓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拍摄非遗数字化保护展示片、非遗在沈阳纪录片,更好与教育行政部门一起开展非遗进校园传习活动,将非遗进校园传习活动与德育和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示范活动、编印非遗教材等措施和方法,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好非遗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创建,真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扬、创新等理念深入植根于校园和青少年,把非遗保护传承纳入当前我们主流的教育体系和架构之内,赋予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不仅有利于非遗的发展壮大,更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