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关于推动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聚合发展的提案》(第0294号)的答复
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聚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沈阳经济区城市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概况 2013年8月,辽宁省印发了《关于加快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13〕43号),原沈阳市旅游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遵循“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不断加大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创新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体制机制,努力把沈阳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观光度假和商务休闲旅游目的地。 2014年8月,辽宁省下发了《关于加快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意见的通知》,沈阳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又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对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进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随后,原沈阳市旅游委专门成立了区域合作处负责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工作。 近年来,沈阳市政府把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作为实现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集聚区,推进城际连接带旅游建设,使经济区旅游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产品和业态形式更加丰富,客源市场不断扩大,旅游业对经济区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愈加显现。 2017年3月,为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确定了北京与沈阳开展对口合作。同年辽宁省委、省政府调整区域发展战略,确定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为区域经济共同体(沈阳经济区)。根据 “京沈合作”和“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工作,结合各市文化旅游特点,原沈阳市旅游委组织协调沈阳经济区城市开展了联合宣传推介和旅游项目联合招商等活动。 2018年1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京沈对口合作交流会议工作部署,在沈阳召开了经济区城市书记市长联席会议,根据经济区城市书记市长联席会议精神,沈阳市研究出台了《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牵头充分整合各地的旅游资源、深化区域合作,把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带到大家眼前,这又为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五城市旅游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2019年文旅融合后沈阳经济区城市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情况 2019年,是机构改革后文旅融合发展的第一年,为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协调组织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四城市文旅局围绕“共同开发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共同构建文化旅游营销网络、共同开展文化旅游品牌推介、共同组织文化旅游项目招商”,不断为沈阳经济区文旅一体化聚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一体化聚合发展格局,共同打造了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城市整体形象,推动了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完善工作机制,拓展交流合作渠道。机构改革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后,沈阳文旅局牵头协调经济区其他城市文旅局建立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策划并组织开展了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聚合发展系列活动。2019年3月,首次召开了五城市文旅局联络员会议,研究制定了《推进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及《2019年度一体化发展工作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细化了工作分工和任务指标,确定了联合招商、联合参展、联合推介和联合开展“四京互动”以及沈阳经济区城市联合推广宣传推介的合作发展战略。12月10日,又在辽阳召开了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聚合发展总结联席会议,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晓江参加联席会议。会议决定要把握趋势,强化顶层设计和高层推动,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同时加速文旅资源优势向市场化优势的转变,不断提升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性优势。还要让经济区城市的区县及涉旅企业参与进来,做到产业集群、业态集聚、要素集成、品牌集合,建立合作体系,建立行业联盟,开展节庆活动,做好市场引导,先行先试,做好引领。 (二)整合文旅资源,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系统梳理和科学整合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研发形成了经济区八大文化旅游线路。围绕“巡四京都城、品四市风情、进四地人家”主题,联合策划北京、沈阳、抚顺、辽阳文化旅游互动活动。并在北京20多个社区、商场、车站等场所开展沈阳经济区精品文化旅游线路进社区宣传推广活动。同时,深度调研沈阳经济区城市文化旅游资源,整理收录了沈阳经济区内文博场馆、旅游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等280余处,为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打牢基础。积极探索沈阳经济区“文旅+教育”模式,设计策划“沈阳经济区中小学生研学游”活动、“沈阳经济区文旅大篷车——红色革命文化之旅”和“千万市民畅游沈阳经济区”活动,引导和带动广大市民、游客及大中小学生走进沈阳经济区的文博体育场馆、自然景观和旅游景区(点),共享沈阳经济区文旅资源。结合冬季游启动仪式,12月12日,沈阳文旅局又对外发布了2020“四京互动”冬季文化旅游产品,设计推出“清文化之旅”“冰雪文化之旅”和25处文旅打卡地,编制形成的“清风满韵 冰雪沈阳”冬季冰雪旅游宣传片,登录中共中央机关权威直播媒体平台圆点直播。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面向国际180余个国家和地区,大力宣传沈阳及沈阳经济区冬季冰雪旅游线路。 (三)借助合作平台,开启资源宣传新模式。借助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化旅游展、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国际展会契机,联合沈阳经济区城市开展了文旅一体化宣传推介和2019“四京”精品旅游线路推广活动。借助北京西客站等196处旅游咨询服务点位,正式开启沈阳及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常态化宣传推介模式,成为“京沈”合作重要工作成果。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新浪旅游、北京日报、沈阳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广泛报道,扩大了沈阳经济区各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知名度。另外,整合沈阳经济区内百余个景区、酒店、旅行社,设立沈阳经济区文旅宣传服务站点,全面开启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宣传服务新模式。 (四)共赴热点客源地,联合开展推介活动。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协调组织沈阳经济区城市赴广州、珠海、深圳举办夏季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以走进珠三角客源地地区,面向当地广大市民和游客推广沈阳经济区丰富的夏季旅游资源,突出“南热北凉”的差异化气候和产品特色,主打清凉酷爽品牌,邀约珠三角地区市民和游客抵沈体验游玩,密切南北文化旅游业界间的交流、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机遇,促进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10月11日-15日,又组织域内文旅资源随东北文化推广联盟赴江苏开展“四季东北•精彩关东”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邀请江苏市民游客抵经济区五城市参观体验文化旅游资源,传播沈阳经济区好声音,展示沈阳经济区各市文化旅游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域外游客来旅游观光,实现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产业向好快速发展。 (五)开展文旅项目招商,宣传展示文旅风采。联合五城市文旅局,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商务局共同开展了北京——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招商项目暨沈阳历史文化名城招商项目发布会和沈阳经济区文旅风采展示展演活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沈阳市委市政府、经济区城市文旅游局各级领导以及阿联酋驻华大使出席活动。会议现场签约5个项目,签约金额14.5亿元。整合沈阳经济区城市文创、非遗、艺术品展示、特产展销、景区宣传等项目11个,设立宣传推介舞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4场。沈阳莎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了此次“京沈”合作文旅风采展演活动,编排沈阳经济区文艺节目10个,创作说唱伴舞节目《沈阳经济区欢迎您》,将经济区五城市百余个景点以说唱形式展示。活动当天,包括央视、人民网、光明网在内的7个国家级媒体,23个省市媒体进行了报道广泛,北京电视台文旅北京栏目组开辟了沈阳专场活动,宣传沈阳经济区非遗文创产品,将此次宣传推介活动推向了高潮。 三、沈阳经济区(“5+1”)城市聚合发展设想 以上是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简要情况,距离贵单位提出的聚合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提案要求市文旅广电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结合辽宁省提出的建设沈大经济走廊和“重强抓”关于“整合区域文化旅游资源,赴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开展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推介活动”相关任务要求,提出如下意见请贵单位审阅! (一)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沈阳经济区(“5+1”)城市文旅部门间的联动协调机制体系,每年召开“5+1”城市文化旅游一体化聚合发展联席会议,联合制定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聚合发展扶持政策,促进区域行政资源互补融合,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实现制度化。通过优化创新地域性旅游产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产业结构,探索创新“5+1”城市文化旅游一体化工作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形成全域“大旅游、大联合、大发展”的工作格局,力争将沈阳经济区“5+1”城市建设成为全域旅游目的地和东北亚旅游都心。 (二)整合文旅资源。加大沈阳经济区(“5+1”城市)文旅资源调研整集聚合力度,研编推广“5+1”城市四季旅游线路,设计印刷沈阳经济区(“5+1”)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手册,全面宣传推广“5+1”城市文旅资源,通过视频多媒体、网络新媒体、微信自媒体等方式,宣传推广区域四季游文旅线路资源,协调“5+1”四城市继续开展联合参展、联合推介、联合招商等活动。另外,根据全省疫情防控情况,为文旅企业开工复兴做好准备。会同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阜新五城市文旅局,通过京沈合作平台,共同开展“共助文旅抗击疫情”网络教学培训活动。 (三)加大宣传力度。举办2020“北京-沈阳经济区(“5+1”城市)”文旅资源宣传推介活动,借助北京文化旅游展会平台,继续协调开展北京-沈阳经济区(“5+1”城市)文旅项目招商发布会、文旅风采展演和文旅资源进社区等活动。协调在沈阳经济区(“5+1”城市)重点景区售票窗口、酒店大堂宣传栏、旅行社前台等点位设立宣传服务站(点),面向来沈阳经济区的游客和市民,宣传沈阳经济区(“5+1”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精品线路。 (四)促进交流合作。联合开展144小时免签线路包装设计,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体验活动,邀请“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友人(新闻媒体企业界、旅游机构、投资机构、学术团体等外方代表)参观体验沈阳经济区(“5+1”)城市“清文化之旅”“抗战文化之旅”“民国文化之旅”“工业文化之旅”“红色革命文化之旅”,促成各地区签订文旅交流战略合作协议和文旅交流友好合作城市协议,促进城市间未来更加广泛的合作。 (五)发展游学工程。尝试开展经济区(“5+1”城市)游学试点工程,争取港澳游学组织来“5+1”城市开展游学活动。通过开发游学课程,对沈阳经济区(“5+1”城市)文旅景区景点软升级;研发“清文化之旅” “雷锋精神之旅”“工业文化之旅”精品游学线路;加大游学互换活动,推广区域游学品牌;鼓励游学旅行机构来“5+1”城市体验等方式,尝试开展经济区(“5+1”城市)游学试点工程,争取港澳游学组织来经济区游学。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