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推进沈阳文商旅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第0223号 )的答复
刘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沈阳文商旅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沈阳市文化旅游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已经形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 规划围绕推动沈阳文化和旅游业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对标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从战略和全局规划我市文化旅游业“十四五”时期发展定位。 发展定位为: 1.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坚持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全面展示沈阳文化新气象、发展新成就、建设新风貌。整合全域文旅资源,链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各城市特色优势,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带动沈阳文化旅游业发展由传统景区模式向现代全域模式转变,逐步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城市。 2.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以文化创意理念引领沈阳城市发展;以文化创意串联沈阳文化资源,塑造沈阳城市品牌;以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带动沈阳增长方式创新;以全民文创素养涵育沈阳创新创造活力。高度契合沈阳聚焦高质量发展、谋求人民幸福的发展主题,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3.国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生态、人文、区位等特色和优势,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强化特色、高点规划、提升品质、塑造品牌,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力争将沈阳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4.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完善新型文旅消费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文旅消费发展,提升文旅消费产品供给质量。加快建设文旅新型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文旅消费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文旅新型消费网络节点,打造文旅新型消费增长极;发展数字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改造提升文化旅游街区,打造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支持建设特色风貌街区和“夜经济”街区,培育网红打卡新地标。到2025年,力争创建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实现沈阳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品供给力、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国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地位初步形成,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二、推动文旅产业与商业深度融合,建设文旅创意产业载体。 一是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业并举的文商旅融合产业格局。鼓励打造一批汇聚艺术表演、阅读分享、观影体验等消费业态文旅商业综合体。推动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等消费品工业向创新创造转变。全面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商业区、风景名胜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主题片区建设。 二是做强文化产业园区,完善1905文化创意园、奉天记忆产业园等重点园区规划布局,推进万科工人村、大东红动文化创意产业园、铁锚1956文创园、喜园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科技文化园区和数字文旅服务平台。加强文旅地标群建设,逐步形成以文旅设施群为特征的城市文旅形象载体,打造文创产品深入研发和推广的重要平台。 三是策划举行东北三省主要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长联席会议,建设东北三省文化旅游合作共建机制。继续利用东北“4+1”(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鞍山)城市旅游联合体、东北7个主要城市签订的《关于加强旅游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书》、黑吉辽蒙旅游合作联盟,共同策划组织东北冬季冰雪主题游产品,开展多种形式联合促销活动,打造协同发展区,分享客源市场。以文化为纽带,完善跨城市文旅协作机制,推进与哈长城市群文旅协作。加强“哈长沈大”四城市文化旅游对接协作。推动景区门票一卡通、旅行社跨省市分支机构,实现东北三省旅游合作无缝连接。以“东北人游东北”为主题,联合开展差异化文化旅游营销推广活动,实现东北三省区域内循环。推动成立东北高铁旅游联盟,以哈大高铁为载体,连接沿线重点城市,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结合高铁出游特点,开发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开启东北高铁旅游的新场景。 四是利用“辽宁—江苏”“沈阳—北京”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拓展活动。利用辽宁与江苏对口合作机制,继续参与开展“嬉冰雪、泡温泉、到辽宁、过大年”冬季旅游推介和投资洽谈会,推出的冬季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发布沈阳四季旅游精品线路发布,品鉴沈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沈阳与北京对口合作机制,拓展京津冀客源地市场。开展北京精品旅游产品推介会,签订客源地建设合作协议。 三、推进文旅创新融合,培育文旅创意产业主体。 一是通过文旅空间整合、文旅产业赋能、文旅产品培育、文旅市场融合、文旅品牌塑造、文旅公服渗透六个方面,推进创新文旅融合,做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创意引领、融合发展支撑,实施“12345”重大项目牵动战略,增强文化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造国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是重点培育工业设计、广告服务、建筑设计等设计服务企业,推动设计服务向高端综合设计转变。重点培育互联网文创、数字电视、文化软件服务等信息服务企业,推动软件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培育数字出版、影视产业等现代传媒企业,鼓励企业积极推进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重点培育动漫游戏企业,进一步增强网页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的自主研发和运营推广能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群体。 三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旅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鼓励商业银行入驻文旅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开展金融业务。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方式扩大融资。鼓励以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和项目未来收益权提供质押担保,提高文旅企业融资能力。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1年5月19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