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发展辽沈特色文化旅游的建议》(第087号)的答复
田正滨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辽沈特色文化旅游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突出宣传沈阳特色文化旅游,开展沈阳特色文化游和文旅培训工作 沈阳四季分明,风调雨顺,有赏不尽的四季风景。沈阳每年举办的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四季游活动,从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的3月,结合“春、夏、秋、冬”四季,推出具有沈阳特色的不同主题、内容各异的活动,目的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美食节、啤酒节、采摘节、冰雪节、冬捕节等400余项活动,内容丰富。2020年,疫情给文旅市场带来很大影响,但宣传沈阳特色文旅资源并未停止。战“疫”期间,推出“阅读沈阳”沈阳文博在线系列;沈阳博物院开通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博物馆”,吸引广大游客在线游览博物馆;我们和沈阳日报共同推出《沈阳文旅》微信公众号,读沈阳故事。 4月3日,2020中国沈阳春季游已正式启动。将采取线上营销方式,在春季游营销推广月期间,持续启动推出“春游出行地图”“春游指南”“最美骑行线路”“最美健步走线路”“最美自驾游线路”“沈阳花好等你缘”等文旅营销产品,还将开展“春季游短视频大赛”“摄影图片大赛”“我为沈阳春季代言”主播大赛,“寻找沈阳春天N宗最”,云游相约沈阳故宫“品鉴春色满园”、线上博物馆、线上文创产品推广等,实现“周周有亮点、月月有惊喜”。 疫情期间,牵头联合北京、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阜新市文旅局,携手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旅豆学堂”文旅在线培训服务平台共同推出“共助文旅 抗击疫情”在线培训活动。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为A级旅游景区(景点)、文旅经营单位、旅游度假区、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文旅行业单位等经营管理人员,提供文旅景区创建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景区营销推广、全域旅游指导等方面的讲解和培训,共21天7门课程,全程免费。充分利用“空窗期”提升能力,为恢复生产做准备,做到疫情防控和技能学习两不误。 二、整合各时期沈阳文化特色景观,开展宣传推广 “抗战文化”“工业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始终是沈阳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重点和打造重点。我们打造了 “抗战文化之旅”以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起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北大营抗战遗址,二战盟军战俘营和审判日本战犯法庭为代表。“工业文化之旅”以彰显“共和国工业长子”情怀的亚洲规模最大的工业类综合展馆——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战斗机主题公园——沈飞航空博览园,沈阳铁路陈列馆,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为代表。 上述沈阳特色资源是文旅营销宣传的重点。2020年,通过主要客源市场关注度高、覆盖面广、影响大、传播快的宣传平台、行业媒体进行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和产品的宣传推广,通过参加旅游展会及赴重点客源市场营销。2020春季游期间拟结合疫情防控和开复工和复学实际,开展沈阳文旅宣传品“六进惠民发放”行动,启动文旅产品“进校园”“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政府机关”“进文旅行业”“进医疗院所”等营销宣传推广活动,指导便捷市民和游客出行游玩,充分做好各项暖心的指导准备,拉动文旅消费。线下宣传的同时,与中国日报网、新华网、携程、新浪、腾讯、马蜂窝、今日头条等媒体合作,全面推动沈阳文旅市场复苏与振兴。 三、统筹交通、餐饮、住宿等要素,推广精品特色辽菜,为游客提供良好沈阳文化旅游体验 “吃、住、行、游、购、娱” 是俗称的旅游六要素,密不可分。正如您所说“统筹交通、餐饮、住宿等要素,目标是为游客提供良好沈阳文化旅游体验”。编撰《关东味蕾》一书,细数舌尖智慧、辽菜精粹、关东滋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力求将交通、餐饮和住宿与文旅资源统筹考虑、有机结合。在特色线路的推广上、在宣传营销的方案中、在旅游宣传品的制作中均统筹考量。餐饮中的辽菜更是宣传推广的重点。如即将出品的《沈阳旅游手账》《沈阳旅游电子手绘地图》和之前推出的《寻找沈阳好去处》《沈阳经济区旅游攻略》等将沈阳文旅资源的历史、交通、餐饮、食宿等详细标注和推荐,旨在为游客提供良好沈阳文化旅游体验。在《京沈合作文旅专刊》中“辽菜”的传统烹饪技艺得到了推广。《沈阳旅游手账》介绍了行走的沈阳美味。鹿鸣春饭店、宝发园名菜馆,东关“四绝菜”、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马家烧麦等精品皆是宣传推广重点。2020年,我们将围绕“人民幸福城我的沈阳美”开展城市文旅品牌塑造,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发展辽沈特色文化旅游,展现沈阳美好城市形象。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0年5月12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