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提高文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第0090号)的答复
王向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文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第009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自媒体行业监督管理力度 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自媒体监督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加大对属地新媒体、自媒体监管力度,属地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稳步推进,网络环境进一步净化。 (一)加强属地自媒体监管,切实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组织属地内各自媒体开展自查自纠,扎实推进自媒体账号集中整治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将日常管理与依法查处有机结合,加强自媒体账号规范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账号,坚决遏制自媒体传播乱象,构建新时代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二)加大网络生态治理工作力度,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组织开展系列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重点对属地的各类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手机WAP网等平台存在负面有害信息进行全面整治,集中查处关闭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和账号。同时配合市直各部门,做好系列网络专项治理工作,及时清理整治违法违规信息。 (三)推进行业自律,担当起清朗网络空间建设责任。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强化自媒体是责任主体,要自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强化行业自律,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封堵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让主旋律正能量主导网络空间,让网络空间真正清朗起来。 (四)集聚人才,助推自媒体产业发展。探索网络空间共建、共享、共治的治理模式,筹建沈阳市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支持和推动重点互联网企业、自媒体联盟在沈阳成立网络产业创新基地,搭建起区域性的自媒体运营者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纽带和桥梁,支持本地更多的自媒体平台做大做强,促进自媒体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多维度、多举措营造沈城良好的文旅营商环境 (一)铆足干劲、积极宣传沈阳文化旅游 1、游客至上、贴心礼遇,主流媒体宣传异常火爆 “五一”期间,在沈阳桃仙机场和沈阳北站、沈阳站的出站大厅设立临时游客服务驿站,为抵沈旅客送上“春天花正开,沈阳邀您来”沈阳旅游全攻略、手绘地图及伴手礼。沈阳故宫实力宠粉,为排队等待游览的游客演奏二胡,缓解排队焦虑;为没能成功预约的游客下次参观享5折优惠。沈阳博物馆向异乡游客赠饮沈阳百年老字号八王寺汽水等。 央视新闻、人民网、中国旅游报、辽宁日报等国家、省级媒体报道80余次,部分单篇点击量(阅读量)超100万次。其中5月1日我们设立机场游客服务驿站荣登中国旅游报头版;5月2日沈阳故宫博物院持续参观热潮上央视新闻直播间;5月3日沈阳老北市再上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各级各类媒体累计推出报道1000余篇,全网曝光量超过1亿次。 2、挖掘“沈阳名人”财富,带动沈阳城市文化宣传 2023年2月和3月分别聘任辽宁男篮主教练杨鸣、中国女排奥运冠军队主力球员颜妮为“沈阳市文化旅游形象大使”,为沈阳文化旅游,为建设魅力沈阳,宣传魅力沈阳,传播沈阳声音,传递沈阳力量贡献力量。 (二)、提高文化服务品质、提升城市艺术修为 1、为群众提供品质优良、丰富多彩的文化设施和活动 沈阳市目前已完成28座城市书房、120间城市书屋建设。25座城市书房、108间城市书屋开放运营中。推动全市阅读阵地“通借通还”,打造了以“三个中心”为依托的图书数字化处理系统。成功举办了沈阳群众文化春晚、第四届沈阳合唱节、全民读书、戏曲下乡等群众文化惠民活动1100余场。 2、围绕城市文化底蕴、屡创文化艺术精品 杂技《双人升降软钢丝》荣获全国杂技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杂技节“金菊奖”,舞蹈《簪花仕女》荣获第九届辽宁舞蹈荷花奖金奖并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献礼二十大《诗画中国》节目。音舞诗画《沈阳印记》入选2022年辽宁省旅游演艺扶持项目。围绕沈阳“英雄城市”等主题主线,创作演出了京剧《忠魂》等5部精品剧目。 2022年,沈阳市属国有文艺院团围绕“辽宁六地”精神和沈阳“英雄城市”等主线,积极创排一系列精品剧目,用舞台艺术精品塑造英雄城,其中有展现爱国主义的京剧《忠魂》、展现劳模精神的评剧《尉凤英》、致敬抗美援朝英雄的话剧《寻找王成》、凸显沈阳英雄城市形象的音乐剧《风刃》,以及红色题材杂技剧《先声》等。 (三)、“一区一品”、突出重点,促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腾飞 和平区,打造“品质文旅 乐游和平”品牌,重点建设“北市记忆”夜经济文化旅游片区;沈河区 打造“中华文化地标 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重点“沈阳古城”历史文化旅游片区;铁西区打造“活力工业 魅力铁西”品牌,重点建设“活力工业”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旅游片区;皇姑区打造“红色文化 何以皇姑”品牌,重点建设“环北陵”红色文化旅游片区;大东区 打造“都市潮玩 数字大东”品牌,重点建设“都市潮玩”文化旅游片区;浑南区 打造“魅力浑南 生态浑南”品牌,重点建设棋盘山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片区;于洪区打造“于洪新洪湾 盛京永安城”品牌,重点建设“丁香湖”生态休闲旅游片区;沈北新区打造“生态沈北 活力新区”品牌,重点建设“稻梦空间”生态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片区;苏家屯区打造“漫游苏家屯 悦动山水间”品牌,重点建设马耳山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片区;辽中区打造“画境田园 三水辽中”品牌,重点建设蒲河湿地公园文化旅游片区;新民市打造“秀美辽河 休闲新民”品牌,重点建设“美映蒲河”生态文化旅游片区;法库县打造“大辽福地 灵山秀水”品牌,重点建设财湖低空通航文化旅游片区;康平县打造“辽金文化 满蒙风情”品牌,重点建设卧龙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片区。 提升“一宫两陵”世界文化遗产影响力,建设沈阳故宫馆藏展陈场馆,推广“云上故宫”等线上游览服务。加快推进历史文物建筑修缮,创新推进张学良旧居陈列馆红楼群专题展区建设。 三、奋发进取,努力实现文旅营商环境新突破。 为深入贯彻落实《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进全市旅游业在高质量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根据《沈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我市制定《沈阳市旅游业三年“倍增”行动方案》,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我市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旅游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工业文化游、民族文化游、生态旅居游、冰雪体验游等特色品牌进一步彰显。我市初步建成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内生态休闲旅游名城。 我们还将着力打造东北亚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一是实施文旅空间布局优化行动,围绕“一核三带四极五廊六翼”,推动资源、要素、项目科学布局,着力打造沈阳古城等20块特色旅游片区,打造“一区一品”独特旅游品牌;二是实施文旅产品提质行动,推动百家景区品质提升,重点推动沈阳古城争创国家5A级景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争创4A级景区,培育发展夜游经济;三是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行动,丰富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乡村生态游、冰雪游等发展新供给,创新开发“旅游+元宇宙”“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等旅游体系;四是实施宣传推广创新行动。运用全媒体营销手段,扩大沈阳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世界冠军带你游沈阳”活动。五是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旅游数字化转型,推广“多游一小时”场景,加快旅游交通等服务体系建设,净化文旅消费市场,切实保障旅游安全。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旅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3年5月12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