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推进沈阳市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申报的建议》(第0669号)的答复
白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沈阳市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申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深入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 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以文旅市场回暖为契机,大力实施旅游业三年“倍增”行动,文旅消费加速提升、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文旅市场持续火爆。2023年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45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近15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和193%。2024春节期间,我市旅游市场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112.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2%和254.9%,“沈水之阳我心向往”正在成为热度攀升的文旅品牌。 一、 推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沈河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商务部、中宣部等四部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也是东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自授牌以来,沈河区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围绕打造沈阳方城文化特色品牌目标,积极探索“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路径,拥有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晟京坊剧本秀产业园区、动漫产业园区等品牌,不断挖掘和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推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高质量建设。同时,沈河区开展与全国各文化出口基地交流互动,利用沈阳故宫IP,做强文化内涵,文化企业加强联动、相互赋能、资源共享、抱团出海,推动文化产品、文化作品、文化服务走上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道路。 二、 持续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制发《沈阳市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沈阳市文化产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管理。目前,我市共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0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8家、市级78家。主要分为文化创意类、文化科技类、文化旅游类、文化制造类、文化艺术类5种类型,聚集要素以演艺、文创设计、音乐传播、影视制作、文化制造、工艺美术、节会活动等业态为主,形式以博物馆、展览、文创作坊、演艺团体等为主。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文化产业园、玖伍文化城文化产业园、沈阳k11艺术中心、本山传媒有限公司、北方联合广电文化产业园、御点江山文创产业园、沈阳华强文化产业基地、沈阳沈北新区文化产业园、沈阳棋盘山文化产业园等9家2023年营收超过1亿元。以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北站艺术产业园为代表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三、 加强文化宣传交流 倾力打造“沈水之阳 我心向往”品牌,组织开展了“春天花正开”、“夏日享清凉”、“秋韵情意浓”、“冬日雪暖阳”四季游主题活动,市区两级累计推出文旅活动超千项,在活动的引领下,五一、暑期、中秋国庆假期,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沈阳文旅火热出圈。成功举办了2023沈阳国际冰雪节,我市荣登中国旅游研究院“2023年冰雪旅游城市十二佳”第四名。发挥名人效应,邀请央视著名主持人李梓萌“回家”为沈阳“打call”,以市政府名义聘任白燕升为“沈阳市文化传播大使”,聘任巩汉林等6位知名人士为沈阳旅游形象大使,宣传推介沈阳文旅资源。牵头成立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旅游产业联盟,吸引了150多家旅游企业加盟。举办了“好山好水好风光”都市圈千万市民互动游活动,吸引两千余万人次都市圈市民参与。组织都市圈各城市先后走进上海等12个城市进行营销宣传,促进了都市圈文旅抱团“出圈”。今年,计划组织企业赴日韩参加“你好沈阳”(东京站、首尔站)和“2024韩国-沈阳活动周(首尔站)”对外宣传推广,开展港澳旅游年活动,不断提升“国际沈”知名度。 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产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4月15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