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将沈阳打造成为东北亚文化旅游城市的建议》(第0427号)的答复
石东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沈阳打造成为东北亚文化旅游城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开发特色旅游资源 我市积极推进沈阳方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根据创建进展,撰写创建简报,取得国家文旅部和省文旅厅的支持。圆满完成市人大专题询问答辩材料撰写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复核工作的通知》,推进景区品质提升。制定《全市A级旅游景区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组织各区、县(市)文旅局、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召开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从资源开发、服务意识等8个方面全面部署景区精细化管理工作。组织全市A级景区开展服务质量问题排查整改工作。 实施景区动态管理,优存量、扩增量,推进国家级旅游景区创建和改造提升,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提高城市景区丰富度和游客舒适度、满意度,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全市文旅资源品牌影响力,指导推荐了一批自然景观、文博场馆、工业旅游、红色旅游、主题公园等单位开展国家旅游景区达标创建工作,2023年,推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关东影视城等24家单位进行4A级、3A级景区创建及2A级景区品质提升。新评定辽宁省科技馆、时代文仓城市公园、海蓝星梦幻城、沈阳光大环保静脉产业园、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富龙生态庄园、辽河七星湖景区、巴尔虎山景区、北巴尔虎山风景区等10家单位为国家3A级景区。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评为国家4A级景区。促进优质文化资源转为优质的旅游资源,不断推出精品新品,提升我市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二、推广特色旅游品牌 打造“沈水之阳 我心向往”城市品牌。市文旅局高度重视“沈水之阳 我心向往”品牌打造工作,锚定建设文化强市、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聚焦深化文体商旅融合发展,彰显沈阳城市魅力,组织开展了“春天花正开”“夏日享清凉”“秋韵情意浓”“冬日雪暖阳”系列活动2000余场次。成功举办了沈阳国际冰雪节,2021-2024年,沈阳连续四年上榜“冰雪旅游十佳城市”,传统冰嬉体验入围“2024冰雪文化十佳案例”。发挥名人效应,邀请央视著名主持人李梓萌“回家”为沈阳“打call”,以市政府名义聘任白燕升为“沈阳市文化传播大使”,聘任巩汉林等6位知名人士为沈阳旅游形象大使。人民日报、央视、《求是》杂志等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沈阳文旅765条。 三、成立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旅游产业联盟 我市牵头成立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旅游产业联盟,举办了“好山好水好风光”都市圈千万市民互动游活动,吸引都市圈市民两千余万人次参与。组织都市圈各城市先后走进上海等12个城市进行营销宣传,促进了都市圈文旅抱团“出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十条政策措施》,加强都市圈区域合作。联合沈阳都市圈城市,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持续开展营销推广,办好沈阳都市圈“千万市民互动游”活动。推进“沈阳都市圈文化旅游伴手礼”评选活动。联合沈阳都市圈城市实施门票优惠措施。成立沈阳都市圈演艺联盟,联合举办高水准文艺演出活动。 四、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开发 我们已出台《沈阳市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沈委办发〔2023〕28号)《沈阳市数据要素×文化旅游2024年行动计划》《沈阳数字文化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关联形成沈阳文化旅游数据库、搭建文化旅游数据服务平台,构建文化旅游服务的基础。沈阳文旅目前有国家、省、市15个信息化系统平台,412个数据目录,232个接口,151个库表,221个文件,已录入库表数据量为1339.69万条,已发布文件数据量为923.7万条,已完成文化惠民和文化消费平台(沈阳数字文化云平台)建设。 落实首席数据官制度,由局主管领导担任首席数据官,负责数字文旅建设的统筹和指导工作,全力推进我市文化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和数字化建设。成立数字网信处,专题推进文化旅游广电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工作。建立文旅首席数据官、网络安全员(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监察员四级数字文旅组织体系,提升我市文旅体系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服务能力,增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目前,已依托数字文化云平台,开展了公共文化场馆预约服务、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旅游直通车服务、舆情监管服务等。在“五一”前后,面向全国游客免费赠送CBA季后赛、郭富城演唱会、盛京大剧院等演出门票,广受好评。 感谢您对沈阳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6月25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