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加快我市智慧旅游发展的建议》(第0222号)的答复
张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智慧旅游发展的建议”(第022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我们赞同您提出的大力发展我市智慧旅游和进一步提升我市智慧城市能力建设的建议。为此我们通过出台政策、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暖心服务等方式,推进我市智慧旅游工作。 我们已出台《沈阳市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沈委办发〔2023〕28号)《沈阳市数据要素×文化旅游2024年行动计划》《沈阳数字文化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关联形成沈阳文化旅游数据库、搭建文化旅游数据服务平台,构建文化旅游服务的基础。 沈阳文旅目前有国家、省、市15个信息化系统平台,412个数据目录,232个接口,151个库表,221个文件,已录入库表数据量为1339.69万条,已发布文件数据量为923.7万条,已完成文化惠民和文化消费平台(沈阳数字文化云平台)建设。 目前已依托数字文化云平台,开展了公共文化场馆预约服务、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旅游直通车服务、舆情监管服务等。 开发“一机游沈阳”数字文旅平台,提升全市文旅服务水平。开发3个元宇宙应用场景,打造新型旅游体验。重点打造旅游景区、酒店住宿、街巷美食、文博场馆、非遗传承、红色基因、文创特产等十项核心功能,建设出行助手、旅游攻略、数字体验、沈阳都市圈、沈阳文旅惠民一卡通等五个文旅专栏,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优质文旅数字化服务,营造多元化数字旅游体验。 建立各级各类文化旅游管理单位文旅数据官制度。推动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建设,收集整理历次全国性文化资源普查的数据。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建设,指导国家一级博物馆、示范教育基地提取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推动中华文化素材库建设,收集整理各级各类文化服务机构已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媒体资源。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整合以上相关数据与资源,实现文旅行业的数据要素生产。 规范拟收集整合的文化旅游数据要素,年度收集文化旅游数据要素8个大类别500000条以上数据,规范物联网设备与文化旅游平台系统的相关接口,制定接口规范不少于50个。探索推动已有物联网设备和平台的级联和设备(系统)改造,完成50项以上物联网设备改造计划,并推动20个以上点位、1个平台系统的改造实施。 推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应用,丰富提升文化资源数字化服务能力,推进全市阅读体系标准化、数字化。开展沈阳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丰富线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资源的种类和形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景。推动旅游电子合同的普及,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开发和使用“一机游沈阳”旅游平台,引 导沈阳各类文化旅游企业进驻,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推动具有沈阳特色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培育动漫音乐、电子竞技、数字游戏、数字影视、网络视听、互动新媒体等文化业态。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提升文体旅产业影响力。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加强文化数据资源采集、加工、整合等技术开发应用,推动各文化机构数据资源交易流通。壮大数字文化产业规模和能级,推动建设一批形象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数字引领型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智慧旅游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4月16日一、已完成工作
(一)出台文件
(二)已完成的平台建设
(三)依托智慧旅游平台开展的暖心服务
二、本年度工作
(一)一机游沈阳
(二)数据要素生产
(三)加强文旅体系物联网建设
三、下一步打算
(一)促进文化机构、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二)推进数字化文化企业和文化业态发展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