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打造富有文化气息的沈阳城的建议》(第0069号)的答复
王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富有文化气息的沈阳城的建议(第006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利用现有文化要素,打造蕴含历史底蕴和流行元素的文创产品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质,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着重体现文化价值和创意美感。沈阳故宫博物院在依托建筑、特色院藏开发文创产品的基础上,充分以院特色活动、特色展览、节日节庆、非遗传承等为契机开发文创产品、搭建文创打卡祈福景观,实现沈阳故宫文创产业“多元化”创意开发和创新营销新模式。 我们积极顺应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促进“食、住、行、游、购、娱”要素的全面提升,坚持做大旅游品牌、做强旅游消费、做新旅游营销、做优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历史沈阳、文化沈阳、山水沈阳”的辐射力、影响力。全力推进“故宫西苑”“文博书房”“故宫冰作冷饮店”“莊啡·咖啡馆”、“莊啡·奶茶店”“旗袍馆”等品牌的创新培育,将沈阳故宫的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努力塑造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业背后的品牌故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在文化品牌授权方面,我们遵循以博物馆的品牌和文化元素形成IP价值进行商业授权的市场规则,盘活文物资源,讲好文物故事,实现知名企业、品牌与博物馆IP的合作开发,用“文化+创意+生活”的形式吸引潜在的消费人群。近年来,沈阳故宫博物院与“德氏冷饮”“越秀辉山”“萃华珠宝”“KC皮草”等品牌进行跨界合作。与沈阳德氏冷饮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授权开发了以“八旗甲胄”“紫气东来”“凤凰楼”“大政殿”为元素的沈阳故宫文化主题系列冰淇淋不仅遍布全国市场,还走出国门远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与越秀辉山跨界联合推出联名版“奢享娟姗纯牛奶”,通过文化互融和艺术创新,探索文化赋能助力产业升级的新赛道。以悠长的历史文化沉淀为媒,以醇厚的味道和温暖的情怀为介,将“典藏珍稀”的辽河流域奶文化娓娓道来,为辽宁奶业和文旅产业的升级打开了新格局。 未来,我们还将持续以文化品牌为抓手,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旅融合,用承载着历史文化精髓的文创产品来提升沈阳城市的知名度,提升沈阳城市的文化品位,以此传递沈阳精神、抒发沈阳情怀,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沈阳城市文化形象。 二、关于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一)举办“文学名家走进沈阳”系列活动 我市分别在大东和铁西两区举办了“文学名家走进沈阳”之梁晓声专题指导会活动和蒋子龙专题指导会活动,蒋子龙、梁晓声两位先生都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都曾创作出许多文学佳作,获得过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诸多文学大奖,其创作观念和实践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多个领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两场专题指导会受到沈阳各行各业文学爱好者的关注,现场座无虚席,名家作品签名更是火爆空前,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二)创新沈阳惠民“艺”站品牌 为团结引领全市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为“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行动贡献文艺力量,我市先后举办了沈阳惠民“艺”站启动仪式、全省文联“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沈阳主场活动,获得了全市文艺家、文艺志愿者、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首批12家沈阳惠民“艺”站正式启用。 惠民“艺”站建设工作经过调研论证确定以各区、县(市)新时代文明中心为载体,建设首批惠民“艺”站。坚持问需于基层、问需于百姓,积极把省、市两级文艺资源与广大文艺爱好者的迫切需求对接起来,为各区县争取省市文艺名家与惠民“艺”站签订协议、结成对子、定点帮扶。“艺”站启用后,将常态化组织文艺名家和文艺工作者,举办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惠民活动,市民群众可通过扫描“艺”站二维码,实现群众“码”上点单,为百姓“定制”文艺产品。 我们努力把惠民“艺”站建设成为具有“教育、实践、创建、宣传”功能的文明城市美育阵地。惠民“艺”站经常性开展理论宣讲、文艺讲座、优秀作品展览展演、群众性文艺活动,并积极开展文艺志愿者招募,充分发挥文艺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等重要功能,在基层植入文化元素、打上文艺烙印,在全市涵育关注文艺、喜爱文艺、乐享文艺的良好风尚。 近年来,“红色文艺轻骑兵”“沈阳艺术有约名家讲堂”“文咖与您共读好书”等已成为文艺惠民品牌项目,沈阳文艺界众多“大咖”都曾担当主讲、担任主演、扮演主角,惠民活动年均开展100余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为全省作出了示范。我市以首批惠民“艺”站启用为契机,承办省“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场活动,积极邀请中国文联有关领导调研指导并作宣讲辅导,举办大型文艺志愿演出,再次展现出省会担当和“排头兵”风采。 5月22日、23日,两场活动分别在首批惠民“艺”站中的铁西区、浑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卢林、史春、焦洋、穆凯等13位辽沈地区文艺名家与首批惠民“艺”站签订了合作协议。22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岩宣布沈阳惠民“艺”站正式启动,并为文艺志愿服务工作者进行了辅导讲座;23日,500余名文艺志愿者共同演出了“致敬红色文艺经典——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2周年暨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主题文艺演出”。活动结束后,惠民“艺”站服务手册被领取一空,广大文艺爱好者积极咨询惠民活动项目和志愿者招募事宜。各市级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今日头条、爱奇艺、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自发制作发布了视频,形成了“报网台微端”立体化宣传效应。 沈阳“城市系列”文艺作品展、《沈阳“艺”景》专题节目、英雄城市的文艺表达、百名作家看沈阳等文艺创作、文艺沙龙、文艺展览,大力宣传沈阳振兴发展成就,深入挖掘沈阳城市文脉,全面展现沈阳人民精神风貌,其中部分作品得到中央级媒体平台转发。惠民“艺”站启用后,我市将积极推进公共文艺产品和群众文艺事业与沈阳振兴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结合融合,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进“艺”站,引领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走进基层为沈阳写赞诗、谱新曲、绘盛景,以文艺的形式讲好沈阳故事,激励全市上下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力量。 三、关于宣传渠道单一、宣传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我们先后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沈阳文旅)、微博(沈阳文旅资讯)、抖音(沈阳文旅)、快手(沈阳文旅)、小红书(沈阳文旅)和视频号(沈阳文旅)等主流媒体账号。在传递沈阳精神、抒发沈阳情怀、讲好沈阳故事、引导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服务旅游大众,为广大游客提供最新的旅游资讯、最真实有效的参考和最优质的文旅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利用新媒体高效赋能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沈阳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分别有惠民服务,阅读沈阳和文旅消费三大板块,每个版块包含五个小主题内容。每周一至周五日更新4-5条,全年共发出1240条,全年总阅读量约为620000次。文旅局每年的重点活动,如四季游等活动,沈阳文旅微信全力互动,原创文章200余条。目前,沈阳文旅微信粉丝量47125,一年内增粉30000余组。 沈阳文旅官方微博平均日更3-5条,全年共计发出1367条,全年总阅读量约为546800。配合全国新浪微博文旅总部话题十余场,得到新浪微博总部推流百万。 抖音、快手双平台借助哈尔滨旅游热度,对沈阳冰雪旅游进行集中力度的宣传与推介,同时努力打造“听劝”局长,依托局长热度与南方小金豆来沈相结合,推出一系列相关视频,流量、点赞、评论屡创新高,总获赞近70万,粉丝增长近6万,平均播放量达20-30万,最高播放量达325万。播放量超过同类作者93.23%,投稿量超过同类作者91.16%。作品登上沈阳本地热榜多次,原创话题上榜5次。 推出了研学系列视频:“小沃柑研学”“小豌豆接机”“广州小羊”,推动沈阳研学旅游,更深更广展现沈阳“文体旅”丰富的冬季旅游文化;春节视频:“年味大篷车”“俄罗斯食品文化节”“文旅接且送且驿站”“北市场拜年”“为现场随机游客当导游”“沈阳文旅迎春会”“中国工业博物馆元宵节开馆”“沈阳故宫免费票采访”等,前后铺垫春节假期旅游热度,展现沈阳对游客的回馈,让沈阳文旅更具年味、烟火气和完整性。沈阳作为央视春晚分会场之一频繁登上热搜,双平台围绕春晚分会场、来沈过大年、局长接站、沈阳暖心服务等方面继续发力,推出多期年味满满、感人暖心的视频内容;城市推介视频:围绕沈阳文旅远赴广州、深圳、厦门、桂林推介,同时联动辽宁文旅、深圳晚报、桂林文旅以及网络达人进行集中宣传;春天花正开主题:围绕“2024爱沈阳·春天花正开”搭建主题平台,展现沈阳万物复苏,美景更胜。通过拍摄“沈阳花开攻略”“沈阳北塔”“沈阳花鸟动物复苏”“回馈沈阳市民与工作人员”等不断更新的主题,频繁登上沈阳热榜。冬去春来,让广大游客见到春意盎然的沈阳,从而调动春季游客向往沈阳的动力。 “沈阳文旅”小红书自账号注册以来,共计发布优质内容135篇,其中视频类产品56篇,原创文图类推介作品70余篇,所有选题均围绕沈阳“四季游”、重要活动等关键节点展开,同时,结合小红书群体的轻阅读、重“种草”的阅读习惯,强化了小红书“种草”推荐的内容属性,着重提高了小红书的更新发布频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内容的优化和总结,并提高了评论区的互动效率。目前来看,小红书账号偏重以热门打卡点挖掘、优惠活动预告、重要信息发布为主线,以图文为主,视频为辅的发布模型。账号现有拥有粉丝1.2万,获赞与收藏2.7万,在同类相关账号中具有一定的分量。沈阳文旅视频号自3月开通以来共计发布100个视频,粉丝12586个。 沈阳晚报的指尖客户端结合不同时令,推出了与之适配的文旅指南、特色呈现、路线推荐、舌尖体验等多维度的系列策划报道,同时还形成了以城市文旅热事为线索的视频、影像等全系列产品。从2023年“春天花正开”开始一直到“冬日雪暖阳”,指尖客户端形成了完整地适配各个群体、圈层有关来沈休闲的全年文旅体验参考。发布内容的累积阅读量超过百万,同时相关内容还得到网易、新浪、央广等国内主流媒体地广泛转发,全年全网转发量和阅读人数突破百万。配合文旅局各项工作,全年撰写新闻通稿数十篇;形成内容策划近10篇。 下一步,沈阳文旅抖音号、沈阳文旅快手号将主要围绕春天花正开、夏日享清凉、秋韵清意浓、冬日雪暖阳等主题、文体旅融合进行网络推介,围绕赏花,推出赏花地图、赏花攻略、赏花时间等相关内容;围绕观鸟,推出观鸟圣地、观鸟指南等内容;围绕郭富城演唱会、蔡依林等演唱会,辽篮比赛,博物馆展出等,推出抢票活动、演出攻略;围绕一系列博物馆、展览开展观展攻略、文物介绍等视频创作;与市民和达人互动让双平台更具有沈阳特色,打造专属于沈阳的文旅ip标签;围绕五一假期,推出沈阳去哪玩,沈阳好贺推荐等内容。小红书会紧跟沈阳市委宣传部的整体宣传计划,例如“春天花正开”“四塔四寺”等内容,形成有建制、有计划地呼应推广。紧紧结合年轻人的口味,在有计划推荐沈阳城市文旅打卡点位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青年群体挖掘一些时新的、趣味性强的或者小众的点位推荐笔记,增加与用户的粘度。比如,在花开之际即将推出的“沈阳玉兰大赏”等内容。内容将以视频、静态笔记结合推出。还特别为沈阳文旅小红书官号打造了有一定审美带动价值、有调性的“沈阳新物候”系列,结合沈阳当下的物候变化,每周推出一期与本地时令相符的常识类内容。将自然的智慧与城市的文旅完美结合,通过另一个角度,实现审美带动。打造一些类似“文旅驿站”城市之礼的互动性强的活动,在新平台上为沈阳文旅增加爆点。 利用新媒体广泛的受众覆盖、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互动性强、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提高沈阳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促进沈阳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关于文娱活动少,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等问题 2024年春季,举办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国学+国粹”沉浸式艺术体验活动,引进经典剧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经典喜剧《开心晚宴》等,开启2024春季戏剧大赏。组织全市开放运营的小剧场和艺术空间推出相声、脱口秀、儿童剧等,让更多人走进艺术空间。推出郭富城等一线明星演唱会,吸引各地乐迷来沈。 组织开展全民读书季、犀牛市集等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市民和游客精神文化生活,彰显城市文化魅力。组织举办各具特色的公益讲堂、惠民培训、非遗传承、专题展览等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共享沈阳文化艺术发展成果。 2024年夏季沈阳将举办热门演唱会、音乐节、古典音乐会、舞剧音乐剧近百场。举办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郎朗演奏会,黄绮珊、蔡依林、张信哲、刘若英等明星演唱会;举办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第八届沈阳旗袍文化艺术节、沈阳首届青年森林戏剧节。遍布全市的小剧场,还将不间断推出脱口秀、二人转、相声、儿童剧等形式新颖的演出。 沈阳还将推出2024爱沈阳艺术观展季。沈阳美术馆《法国百年版画特展——二十世纪艺事》《四季-丹切夫·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油画作品展》,1905文创园《巴黎人2024海报展——“城市中的运动”》《重逢——法国艺术家皮埃尔·吉尼亚尔个展》《果运 ——杰瑞米与雅恩合作展》,多场国内外知名艺术展。 同时,在全市各大城市书房、书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举办红色记忆主题读书日、莫子山城市书房“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七一专题亲子阅读活动、皇姑区有声关爱朗读活动、北汤书房“诵歌献给党”诵读活动等阅读、诵读活动;开展七夕节诗歌分享、父亲节---父爱如山图片展等线上阅读活动。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6月19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