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把沈阳建成全国红色文旅示范市的建议》(第0538号)的答复
曹德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把沈阳建成全国红色文旅示范市的建议”(第053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深入挖掘我市红色文旅资源,妥善处理好红色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红色文旅成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红色招牌”的建议 沈阳承载和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日本侵略14年的完整历程,留存了大量的抗战遗址遗迹和宝贵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我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革命文物等资源调查,积极开展革命文物的认定、定级、修缮等工作,红色革命文物资源保护成效显著。编辑出版《沈阳抗战遗址遗迹通览》。北大营营房旧址、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特别市军事管理制委员会旧址(陈云旧居)、中共新民特别支部旧址等5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任穷旧居等32处不可移动文物成功申报为辽宁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电报大楼保卫战旧址等7处不可移动文物成功申报为辽宁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完成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北大营营房旧址、中山广场雕塑等本体修缮,实施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消防工程。北大营旧址陈列馆建成开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等博物馆改造提升。完成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扩建用地回购,并大力推进扩建工程。为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实施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改造。 下一步,一是持续深化红色文物资源保护管理体系,文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进一步挖掘梳理红色文物资源,积极申报国家、省级革命文物名录,及时将重要的革命旧址核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国家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效利用现代技术与科研成果,牢固文物安全底线。进一步健全文物保护利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二是持续推进红色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全面提升。深入开展保护调查与评估工作,建立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库,推动开放共享,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形成文物保护利用融入城市更新、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使红色文旅成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红色招牌” 二、关于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加强红色旅游品牌的示范效应的建议 沈阳独特而厚重的抗战遗址遗迹和宝贵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是沈阳抗战历史文化的一张特殊名片,是沈阳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发红色旅游,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营造国际化文化营商环境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在沈阳市政府的倡导下,经过精心组织筹备,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联合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本溪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辽阳李兆麟纪念馆等抗战主题博物馆、重要抗战文物保护单位,共同组建了辽沈地区首家抗战博物馆联盟——“沈阳抗战联线”。“沈阳抗战联线”充分利用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着力组织开展抗战遗址、遗迹的调查研究和课题研究,着力开展以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为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推广和营销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全面推动了抗战文物的全面保护、利用全面,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抗战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获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我市抗战历史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原创评剧《黄显声》将沈阳的抗战历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独特的国际性和影响力,荣获辽宁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20年起,我市开展文物历史建筑“可阅读工程”,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构建了文物历史建筑信息平台,为宋任穷旧居、中共奉天市委旧址、王铁汉办公旧址、车向忱旧居等革命文物加挂简介牌并附二维码。公众通过扫描简介牌上的二维码,便可浏览文物历史建筑的建设年代、建筑风格、历史沿革、相关历史人物,图像等信息。“可阅读工程”让红色文物建筑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讲述着沈阳革命故事,使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感受到沈阳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全面推进红色文物活起来,有效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推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使红色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一是强化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围绕辽宁“六地”精神、沈阳英雄城市,集中开展党史、军史、文献、档案、地方志、口述史等资料的发掘、整理、保护工作。重点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日本殖民斗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等相关史料研究阐释工作,突出沈阳在全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持续提升沈阳红色历史文化品牌影响力。依托“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沈阳工业博物馆、沈飞航空博览园、沈阳铁路陈列馆等工业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学旅行产业链。整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秀水河战役纪念馆、东北解放纪念碑等红色旅游资源,精心策划“红色文化游”。 三是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全面提升反映党团结带领沈阳人民不懈奋斗光辉历程中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机构、重要人物的旧址旧居、遗址遗迹的保护展示利用水平。实施雷锋生活旧址等革命文物修缮工程,完成沈阳工业博物馆等红色旅游景区服务提质升级工程。重点推进中共满洲省委旧址陈列馆扩建工程、“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数字博物馆建设。 四是加强革命文物育人功能。鼓励革命文物走向社会、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形成一批场馆文教活动品牌。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开辟公共文化空间,增强沉浸式场景化互动体验,让革命故事的传播方式实现从动态向静态、单一向多元的转变,生动展示革命文物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关于加强沈阳建设全国红色文旅示范市顶层设计的建议 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21年,沈阳市出台了《沈阳市文化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衔接,注重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系统谋划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红色旅游的空间布局和要素配套,强化红色旅游在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定位,为“十四五”时期沈阳文化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沈阳红色旅游发展目标,从红色文化研究、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红色旅游景区服务提质升级、红色旅游研学路线和研学旅行产业链开发等多方面给出了具体谋划设计。 为进一步提升沈阳市的经济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我市制定了《沈阳市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行动方案(2021-2025年)》,对打造抗战文化和工业文化品牌、文化地标,弘扬抗战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进行了具体部署和工作安排。 按照《沈阳市文化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沈阳市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行动方案(2021-2025年)》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顶层设计,我市将进一步加强红色革命资源保护传承,活化红色革命资源利用,完善红色旅游精品体系,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机制,凸显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加强红色旅游品牌创建和推广,加强红色旅游景区服务设施建设,促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塑造沈阳红色城市品牌,把沈阳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红色文旅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3年3月27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