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助推康平卧龙湖景区发展的建议》(第0474号)的答复
齐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推康平卧龙湖景区发展的建议”(第047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期间,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充分利用和挖掘我市包括康平卧龙湖景区在内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双向发展。 一、完善康平卧龙湖景区发展规划顶层设计 根据《沈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总体部署,我市将按照“重点集聚、廊道生长、全域渗透”的发展路径,围绕“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三条主线和“一核三带四极五廊”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探索区域发展一体化、城市空间全景化、产业要素集聚化、游客体验人性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的 “东山西水,北美南秀”全域旅游城市发展新格局。助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其中在五廊延展规划中,提出以中心向外辐射的沈康、沈新、沈辽、沈苏、沈抚五条旅游廊道为骨架,连接辽中、新民、法库、康平,联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城市,串联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以沈康高速为纽带,串联沈北、法库、康平,联动铁岭、蒙东地区。康平段推进卧龙湖风景区提质升级、祺州水镇、沈阳卧龙湖(天沐)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 二、积极推动康平卧龙湖景区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产品的开发 《规划》在“历史沈阳”文化旅游主题产品规划中,提出了依托祺州城、辽代佛塔、大辽盛世、巴尔虎山自然公园、白鹤楼景区等资源,精心策划“辽金历史遗迹游”。在“山水沈阳”文化旅游主题产品规划中,提出了依托棋盘山风景区、陨石山公园、五龙山景区、巴尔虎山自然公园、辽河国家公园、万亩松景区、浑河两岸、蒲河沿线、鸟类迁徙廊道、卧龙湖生态区等特色生态资源,开发以“山水沈阳”为核心,涵盖全时空、全要素的全域生态旅游产品体系。重点依托沈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以东部棋盘山风景区、五龙山风景区、巴尔虎山自然公园、陨石山公园为核心,结合北汤温泉、七星海世界、花溪地康养温泉等特色温泉资源,精心策划“生态山地休闲游” 三、依托康平卧龙湖景区等文旅资源做强新业态,打造硬品牌 《规划》在乡村体验游方面,提出了依托辽河国家公园、浑河景观、七星山风景区、沈阳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聚合卧龙湖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财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巴尔虎山满蒙文化生态园、灵山湖景区田园综合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辽河神龙湾、鑫隆农业观光科技园等生态旅游项目,打造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沈阳品牌。 四、实施百家景区提质升级项目 实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环境营造工程、景区外部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提升工程、景区软件建设提升工程等“三大工程”,推进乡村旅游品质提升、城市旅游IP品牌形象塑造、智慧景区建设、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文创产品品质提升等项目建设,实现景区外部设施改造,景区内部服务质量提升。重点完成一宫两陵、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工业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市植物园、浑河晚渡、棋盘山风景名胜区、卧龙湖生态区等“沈阳新十景”旅游服务提质升级工程。 五、加大康平卧龙湖景区基础设施的资金扶持 积极争取将康平卧龙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十四五”建设项目库,发挥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优化专项资金扶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卧龙湖景区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同时,进一步带动周边经济繁荣、产业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3年3月22日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