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文艺演出市场荟萃高品质作品
2020年,对我省文艺演出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这一年我省的演出市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直到5月,各市剧院才逐步有序开放。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由于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文艺演出市场依然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记者了解到,今年共有10个省区和7个国家的文艺团体来我省演出,涵盖7种艺术门类。这些风格多样、品位高雅的文艺节目,受到了我省广大观众的好评。高品质舞台艺术作品,为观众带来了幸福感。 296场文艺演出涵盖7种艺术门类 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协助下,以全省演出活动最活跃的沈阳、大连为统计样本,记者从辽宁大剧院、辽宁中华剧场、沈阳盛京大剧院、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大连金三角剧场、大连开发区大剧院、大连宏济大舞台8家剧院了解到相关文艺演出数据。从2020年1月1日到12月18日,沈阳市三大剧场共演出126场,大连五大剧场共演出170场。沈阳、大连8家剧院合计上演了296场文艺演出,涵盖话剧、舞剧、歌剧、音乐剧、杂技剧、戏曲、音乐会7种艺术门类。 经深入采访,记者将我省全年文艺演出市场盘点如下:从2020年元旦伊始,陆续有7个国家的文艺团体赴沈阳、大连举办新年文艺演出,艺术门类主要是芭蕾舞剧、音乐会、音乐剧;下半年,沈阳、大连等市的主要剧场相继有序开放,文艺演出逐步复苏,省际交流演出逐渐增多,尤其是第四季度,沈阳、大连、辽阳等市文艺演出档期密度大,文艺演出作品质量高,可谓好戏连台。演出市场呈现出三多的特点:名家作品多、经典剧目多、观众好评多。十个省区来辽演出的剧目整体风格端庄大气,凝重质朴,体现出鲜明的舞台艺术特质与品格。这些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创新,综合运用舞台艺术手段,体现了更高的艺术理想与更新的艺术追求。 高品质好剧为观众带来幸福感 2020年初,沈阳、大连演出市场呈现出国内外演出交相辉映的特点。国外知名乐团和舞蹈团在沈阳、大连上演了多场新年音乐会及芭蕾舞剧。来自奥地利、乌克兰、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以色列7个国家的演出团体为我省观众带来了具有异国文化风格的舞台艺术作品,这些文艺团体包括乌克兰广播交响乐团、乌克兰基辅芭蕾舞团、维也纳皇家管弦乐团、新柏林交响乐团等。 下半年,随着各地剧场相继开放,文艺演出市场逐步复苏,省际交流演出逐渐增多,一批在全国叫好又叫座的优秀剧目相继在沈阳、大连、辽阳等地上演。其中最大的亮点是话剧、舞剧经典作品荟萃。很多作品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剧目、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获奖作品。上演的话剧包括《仲夏夜之梦》《四世同堂》《雷雨》《白鹿原》等,这些话剧改编自莎士比亚、老舍、曹禺、陈忠实等文学名家之手,经典文学作品的光芒延续到舞台作品之中,让这些剧目依然熠熠生辉。除了这些经典作品,当代题材的话剧作品也相当令人瞩目,这些话剧作品不仅题材丰富,而且类型也相对多样化,包括连台本话剧、实验戏剧、独角戏等。 今年在我省上演的舞剧种类也空前丰富,既有民族舞剧、现代舞剧,又有芭蕾舞剧。其中,由上海歌舞团创作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盛京大剧院连续演出4场,场场爆满,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这部屡获大奖的舞剧在各地巡演时受到热烈好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担任总编导的舞剧《春之祭》在辽阳连续上演两场。该剧是根据世界同名经典作品创作而成的现代舞剧。来自上海的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与来自山西的民族舞蹈史诗《黄河》,都是经典之作。辽宁观众对这两部舞蹈作品赞赏有加,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在剧场留言簿上写下热情洋溢的观后感,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向经典作品致敬。省外艺术团体来辽展演的戏曲与杂技剧同样具有较高品质,受到观众喜爱。比如北京、上海、天津来辽演出的京剧《沙家浜》《霸王别姬》《锁麟囊》《四郎探母》,陕西省的杂技剧《天鹅湖》,内蒙古自治区的杂技剧《鸿雁》等。此外,今年在我省上演的音乐会及歌舞晚会同样丰富多彩,艺术水准较高。中国爱乐乐团、苏州爱乐乐团在一周内连续登上盛京大剧院的舞台,吸引了沈阳及周边城市大批乐迷前来欣赏。来自西藏、青海的文艺团体为辽宁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藏族歌舞晚会,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根据各地剧院收集的观众反馈情况,广大观众对这些文艺演出给予了诸多好评,尤其是对艺术品质给予高度评价。很多观众表示,如此特殊的一年,能够在家门口看到这么多省份创作的高品质好剧,倍感幸福。 来辽艺术家盛赞观众素质高 为满足广大观众渴望欣赏更多艺术精品、提升艺术鉴赏水平与艺术素质的需求,多家剧院在举办演出的同时,还举办艺术讲座等活动。据盛京大剧院运营方沈阳保利大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盛晴介绍,盛京大剧院通过举办艺术类公益讲座、剧组与观众见面会、剧本诵读会,引导观众欣赏剧场艺术,引领观众回归剧场。盛京大剧院举办的连台本话剧《雷雨》《雷雨·后》观众见面会反响强烈,由此增进了戏剧主创人员与广大观众之间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观众对戏剧创作的台前幕后更加了解。盛晴称,这些艺术普及方式犹如向观众打开了一扇扇艺术之门,文艺演出与艺术讲座、剧组见面会等活动的结合,满足了观众提升艺术鉴赏水平的需求,成为今年我省文艺演出市场的一大亮点。 来自全国多个省区的文艺界名家对辽宁观众也是称赞有加。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余隆接受采访时表示,沈阳的乐迷素质很高,他们懂得如何欣赏古典音乐。最难能可贵的是,辽宁人培养艺术素养真是从娃娃抓起,乐团在盛京大剧院演出之前,有许多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观看乐团排练。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舞剧已经连续3年在辽宁演出,杨丽萍评价辽宁观众热情、细心,非常热爱舞蹈艺术。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王剑男表示,辽宁观众能够欣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舞台艺术作品,观众的艺术感悟力非常强。 记者通过采访调查了解到,全国大批优秀剧目的出品方都愿意选择到辽宁来演出,其主要原因:一是辽宁文化主管部门以及文艺演出场所大力培养并积极引导观众的审美情趣,使广大观众养成了欣赏文艺演出的文化消费习惯;二是辽宁文艺演出市场日趋成熟,具备与全国文艺演出单位对接的能力;三是观众的整体艺术修养与素质较高,能够接受并欣赏不同风格的舞台艺术作品。辽宁观众热爱艺术,将观看文艺演出作为日常文化生活方式,如此便形成了文艺演出与观众欣赏之间的良性循环。综观今年我省文艺演出市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全省文艺演出的总场次低于往年,但整体演出质量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推动文艺演出市场稳步复苏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责任担当与使命感。2021年,我省文艺工作者还将继续携手全国文艺界同行,创作演出更多彰显时代精神、满足人民期待的艺术精品。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