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辽宁儿艺 “承包”过你最美的童年记忆
《小蝌蚪找妈妈》《人参娃娃》《大栓的小尾巴》…… 每当提起这些经典的儿童剧,相信会让很多人想起自己美好的童年。近日,“承包”过你童年美好记忆的艺术梦工厂——辽宁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辽宁儿艺”)举行了建院60周年活动,辽宁儿艺院史馆也正式开放,辽宁儿艺的老一辈艺术家们也回到了剧院,为辽宁儿艺的发展献计献策。 一座优秀儿童剧的殿堂 辽宁儿艺成立于1960年7月2日,是继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之后建立的我国第三个专业儿童剧院。在全国儿童剧院团中历史悠久,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影响。 辽宁儿艺院长佟春光说:“60年以来,辽宁儿艺在配音、音乐会、儿童剧等多块艺术园地上辛勤耕耘,打造出深受广大少年儿童欢迎的精品剧目,创作演出儿童剧、歌舞剧、音乐会等大型剧(节)目百余台,演出累计两万余场,惠及观众一千六百余万人,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问鼎国家级艺术奖项。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儿童剧演员及配音演员。” 儿童戏不是儿戏,是辽宁儿艺艺术家的创作原则。近年来,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更是佳作频出,复排了经典儿童剧《水晶之心》《人参娃娃》《大栓的小尾巴》,创排了以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孝道文化的儿童剧《爱孝总动员》,排演了世界经典儿童剧《三只小猪》《长袜子皮皮》《糖果城堡》《小蝌蚪找妈妈》等深受大家喜爱的儿童剧…… 骨子里流淌着延安鲁艺的热血 记者在现场看到,辽宁儿艺院史馆展出了大量延安时期的珍贵照片,很多辽宁儿艺的老一辈艺术家们看到这些老照片,都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辽宁儿艺的前身是1947年冀察热辽联大鲁艺分院的少年儿童艺术剧院,1951年成立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后,改称儿童剧团。上世纪50年代末,时任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的洛汀同志率先提出在东北地区建立儿童剧院的设想,在得到当时省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批准后,1960年7月2日,辽宁儿艺正式成立。 辽宁儿艺的老一辈艺术家白小玲说:“辽宁儿艺第一任院长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老艺术家白居。本着支持中国儿童戏剧事业发展的初心,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集中抽调了21名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加入到了新成立的辽宁儿艺,为儿艺的起步注入了强大的储备力量,为儿艺日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广泛的人才基础。” 李默然在《李尔王》中的红色斗篷 辽宁儿艺院史馆展出了从建院以来的珍贵史料,馆内有多年来儿艺经典剧目的模型,精美的手绘服装与道具图纸,更有初创时期珍贵的手写剧本,还有经典剧目的服装道具,甚至还有李默然在话剧《李尔王》中的红色斗篷等等。 纪念活动还邀请嘉宾现场观看儿童剧《大栓的小尾巴》。这是辽宁儿艺的经典作品,分别于1989年、1991年、2001年复排了三个版本,好的故事,经久不衰,此次复排,是再一次向经典致敬,也是为辽宁儿艺60年庆生。 在新的剧院看年轻演员演一台老戏的复排,老艺术家们感慨万千。梅言萍说:“新复排的这部戏在整体展示上,加入剪纸这一东北民间艺术形式,同时引入当下亲子绘本的概念。太有创意了。” 辽宁儿艺青年演员黎熙微说:“老艺术家们的鼓励是最好的褒奖,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儿童剧。”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