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沈阳开启线上线下博物馆之旅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这一天,沈阳博物院下属各家博物馆推出了别具特色的线上或线下展览,让参观者们在博物馆日开启精彩的文化之旅。 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 150件苗族银饰文物展现“饰美人生” 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由沈阳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主办的“饰美人生——苗族银饰展”于5月18日在新乐遗址博物馆临展厅开展。本展览精选苗族银饰文物150件(套),展览分为“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和腰饰”“银饰加工工具”五个部分。这些精致的银饰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了苗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民族的智慧。 苗家爱银,不厌其“繁”,每逢佳节盛会,苗家女儿头戴银冠、项挂银圈、身穿银衣、手配银镯、脚系银链,再配上亲手挑花刺绣而成的苗衣,显得雍容华贵、流光溢彩。在展厅中,参观者可以欣赏到整套的亮眼华丽的苗族姑娘装扮的服饰。据介绍,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复杂,一件银饰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苗族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手艺极少外传。苗族银饰的加工,多数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本次展览集黔湘桂之精彩苗族银饰于一堂,让参观者仿佛走进一个似雪银花的瑰丽世界。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 200余幅照片重温抗战红色记忆 5月18日,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中共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沈阳抗战联线、沈阳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承办的《白山黑水间的红色印记——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专题展览在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对外展出。 展览分为“朝霞映雪星火燎原”“救亡图存民族先锋”“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力挽狂澜中流砥柱”“艰苦卓绝浩气永存”五个部分,共展出200余幅照片及文物史料。展览深刻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后不久在东北地区建立首个党组织的经过,东北沦陷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东北人民在敌我力量悬殊、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谱写了气吞山河的14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壮丽史诗。 据介绍,本次展览通过多种展示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展示方式,让更多受众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利用更多形式学党史、知党史、明党史,有效发挥博物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让人们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 云上看第三届“沈阳抗战文化之旅”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共青团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沈阳故事”——第三届“沈阳抗战文化之旅”线上云直播活动,也是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首次推出线上直播展览活动,直播在线观看达十余万人次。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最高领导机构,也是周恩来传达中共六大会议精神的地点,这里珍藏了东北抗战14年的珍贵史料。本次直播推出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专题陈列展览的讲解,让人们触摸那段烽火岁月,足不出户便可体验抗战文化之旅,感受沈阳风土人情。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张宁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