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黑土地上的“辽芭人”
“辽芭的舞剧中,为何多以刻画英雄为主?”“为什么同意演员参加《舞蹈风暴》?”“建团40周年有什么演出计划?”上万名网友同时在线观看,面对大家的热情提问,曲滋娇也体验了一次当“网红”的感觉。 5月12日晚,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辽宁芭蕾舞团团长曲滋娇,亮相“美育中国·中舞联盟公益大讲堂”主讲,并与网友互动。此次活动由中舞联盟、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主办,很多网友在收看后,更加了解了辽宁芭蕾舞团(以下简称“辽芭”)的成功秘笈,也喜欢上这群黑土地上的“辽芭人”。 坚持“两条腿走路” 成立以来,辽芭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引进经典剧目的同时,创作一批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精神的作品。其中,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荣誉。曲滋娇在直播中分享了一个《八女投江》排练时的小花絮,因为女演员演惯了“天鹅”,起先端起枪跳舞还有些别扭,“但半个月后,这些可爱的‘公主’就蜕变成了勇敢的女战士。”《八女投江》中,几位女演员都有跪地行走的动作,排练时她们连膝盖磨出血都没察觉,“那一刻,她们已经和人物融为了一体。”《八女投江》在高校演出近百场,为“90后”“00后”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花木兰》则创造了在同一剧场驻场演出20场的记录。此外,辽芭开启纯商业模式运作,《花木兰》以“硬实力”打入了海外演出。15场演出,外国观众纷纷竖起大拇指。曲滋娇称,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表达中国价值是艺术家的责任、使命和担当。《花木兰》绽放世界舞台,也令其成为辽芭的又一部镇团之作。 名家名剧铸造名团 1980年,辽芭开始组建。40年,辽芭已经成长为国内最著名的艺术院团之一。 辽芭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曲滋娇在讲堂中给出答案,靠名师名家名剧。2013年起,辽芭先后与俄罗斯“芭蕾泰斗”格里戈罗维奇合作《斯巴达克》《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于2014年与“世纪舞者”马拉霍夫合作了新版《天鹅湖》。 国内的舞蹈评论界普遍认为,与格里戈罗维奇的两度合作,使辽芭成为国内拥有两部格里戈罗维奇顶级作品的唯一院团,为国内的芭蕾演出市场积累了两部严肃的、具有国际风范的高水准艺术作品,堪称开中国芭蕾界之先河。 《天鹅湖》则是全世界观众最熟悉的芭蕾舞剧,马拉霍夫以总编导的身份为辽芭定制,将自己30余年的理解和感情倾入到了舞剧的创编中,他也对辽芭演员的表演非常满意 。如今,《天鹅湖》可以说是辽芭拿出来就能演的经典。这几部大剧的排演,也让辽芭在国际芭蕾舞界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 注重阶梯式人才培养 2012年,曲滋娇曾带着辽宁芭蕾舞团亮相《天天向上》节目,观众被“芭蕾王子”们圈粉。近年来,辽芭女演员也强势崛起,这都离不开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方式。 曲滋娇强调,“人才是支撑作品的关键。”辽芭于1994年建立附属芭蕾舞蹈学校,以团带校的方式,结出累累硕果。辽芭附属芭蕾舞蹈学校开门办学,经常聘请国外专家教学,为孩子们指导授课,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国际赛事。据了解,辽芭在国际芭蕾舞各大赛事上已经收获了170块奖牌。而辽芭99%的演员都来自辽芭舞校,现在团内的主要演员都有诸多“大奖傍身”。 舞蹈演员出身的曲滋娇,对年轻演员也有着强烈的同理心。“培养出一个专业的芭蕾舞演员至少得十几年,他们把青春都奉献了舞蹈事业,所以我们要打造出更多的优质剧目,让他们参与其中。”谈到为何让敖定雯、王占峰参加《舞蹈风暴》节目,原因也很简单,“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不同的平台展示才华,发光发亮”。曲滋娇这样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王秒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