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杂技界专家齐聚沈阳热议中国杂技剧20年
2004年9月,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天鹅湖》在第八届全军文艺汇演上亮相,标志着杂技剧这一全新剧种正式诞生。今年是中国杂技剧诞生20周年,正赶上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在沈阳火热进行,来自全国的杂技界专家、学者们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杂技剧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杂技剧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题材 主旋律创作生机勃勃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杂技剧发展20年,已经创作了300多部杂技剧,题材也是多元化的,这种井喷式的发展也让中国杂技剧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进入新时代,红色题材杂技剧迎来创作高峰。代表作品有南京杂技团《渡江侦察记》、上海杂技团《战上海》、沈阳杂技剧《先声》等十余部优秀作品。“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力说。 江苏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南京市杂技团团长池文杰认为,在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主题杂技剧的出现标志着杂技艺术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拓展与提升。它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杂技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沈阳杂技演艺集团董事长安宁认为,中国杂技剧对红色题材的深度开掘实现了创作的新突破,令中国杂技在创新风格、阐释思想、书写中国故事、开拓时代审美等方面迈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俞亦纲给出了排好一部杂技剧的4个条件: 1.符合时代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契合地域文化的特点; 3.善用知名IP; 4.内容的动作性要求特别强,杂技剧主要是靠技巧演绎剧情。 叙事 以技巧的意象外延构建杂技剧语汇 自杂技剧问世以来,杂技技巧与戏剧叙事的关系一直是议论和关注的重点,杂技剧的技巧与叙事“两张皮”现象也是创作中最大的难关。 尹力认为,杂技剧应时代而生,与时代同步发展。时代的叙事需要和观众的情感渴求,赋予了杂技艺术新的创作规则、新的审美标准和新的作品形态。中国杂技剧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十年是探索期,第二个十年则是发展期,而红色题材创作开拓了杂技的叙事语言,真正产生了许多质量上乘的剧作精品,正日渐形成杂技剧的艺术特征。 “主旋律杂技剧不仅需要我们在技术技巧难度上创新,也需要我们在作品立意、表现形式、呈现手段上进行创新。《渡江侦察记》采用了江南传统艺术评弹的元素,以一个当代‘说书人’的角色作为串引贯穿整个剧情,引导观众尽快融入历史情境。”曾执导《渡江侦察记》《战上海》《大桥》《天山雪》《先声》等多部杂技剧的导演李春燕说。 安宁说,《先声》特别注重技巧和剧情的融合,以杂技技巧的意象外延构建杂技语汇,串联戏剧化的“突转”节点,进而艺术化地演绎情节、突出主题。 池文杰表示,杂技剧应该通过杂技动作的串联和编排,形成具有明确叙事逻辑的段落。找到技术与艺术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既凸显出杂技表演的技艺之美,又能深刻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铁道英雄》以工业元素为背景,用铁轨和枕木构建舞台,打造逼真铁道场景,将行驶中的火车与跑酷运动结合,呈现动感、时尚的戏剧效果,打破杂技艺术传统舞台定式。”山东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山东杂技团团长孙文艳说。 本体 技术创新是杂技发展不竭动力 杂技剧,无疑是审美创意和艺术跨界的“臻境舞台”形式,同时也是杂技艺术发展的更高阶段,但它的本体依然是杂技。 安宁说:“我们始终坚持技巧是杂技的本体,比如《先声》中的《腾空飞杠》《双人升降软钢丝》等节目和网吊、摩托车、高桥轮滑等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杂技本体,更好地完成叙事。” 李春燕透露,有时为了保证“技”的呈现,还需对剧情进行合乎逻辑的调整。比如《战上海》第三幕“智取情报”,为展现男女双人爬杆,特别设计了一场戏中戏,将激越奔放、具有个性的探戈舞步和高难度爬杆技术整合,在合乎情理的前提下增加剧目的华丽色彩。 “在发展杂技剧的同时需要重视杂技本体的发展,不能因为创作杂技剧,就降低了杂技技巧的标准,减少杂技节目的类型,忽略杂技表演样式的创新发展。”俞亦纲对中国杂技未来的发展给出自己的建议。 池文杰认为,杂技技术创新是推动艺术创作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杂技这样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技术更是其核心要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杂技技艺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融合。 表演 杂技演员表演水平提升任重道远 从杂技节目到杂技剧,中国杂技正经历着自身的革新与突破。除了身体技巧,杂技剧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全新要求,无论是主要角色还是次要角色,都要在演出中关注到人物的内心情感。 池文杰说,在创作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加强演员的基础训练,特别是面部表情和舞蹈身体训练,使其在高难度动作中仍能传达细腻的情感,并通过戏剧表演中的情绪引导,帮助演员在紧张的表演环境中保持情感的真实性和细腻度。 李春燕说,杂技剧演员不仅要展现各类高难度技巧,还应该进入人物的思想,挖掘角色内心深处复杂而私密的情感,在完成高超技艺的同时赋予人物深刻的思想内涵。这对今天杂技剧演员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俞亦纲认为,杂技剧的角色刻画,将真实的技巧表演与假定性的戏剧表演集于演员一身,需要杂技演员协调好角色的心理节奏与技巧的动态节奏,所有的舞台行动服从于戏剧规定情境。杂技剧创作,让杂技演员从被动的磨砺递进到自觉的学习,更好地提升了演员个人的自我成长。 (盖云飞/文 李浩/摄)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