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剧《先声》昨晚首次预演
“实在太精彩、太超乎想象了,杂技竟然还能这么演!”走出剧场时,观众们在交流中不时发出各种赞叹。昨晚,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出品,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排的杂技剧《先声》迎来首场预演。令人叹为观止的杂技艺术,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时刻,在昨晚交织演绎出一段充满着血与火的红色故事。 惊心 剧情与杂技双重感受 杂技剧《先声》是以九一八事变为历史背景的红色主题剧目,紧凑而悲壮的剧情让观众不自觉沉浸其中。第一幕“秘密接站”,演员们脚踩1.5米高的高跷,完成翻腾、肩上起顶、跷上转毯等动作,欢快的东北秧歌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入了那特定的剧情中。第二幕“除夕之祭”,双人软钢丝动作看得观众揪心,演员在7米高空摆动的钢丝上完成“双人抱顶”“双人肩顶”“双人大摆翻下”等世界首创动作。之后的高空攀越、集体钻圈、腾空飞杠、升降软钢丝等技艺都非常完美地融入剧情中,使杂技剧产生了新的看点。随着剧情的深入,惊心动魄的杂技艺术,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和东北人民救亡图存、铁骨铮铮的抗战精神。将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东北元素的渲染,《松花江上》《国际歌》的旋律,剧情与技艺带来的双重感受都令观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仿佛置身于那烽烟四起的年代,有一种力量一直在推着观众向前,向前! 惊艳 杂技语汇展现红色之美 杂技剧《先声》的故事性很强,而不同类型杂技语汇的运用又给剧情增加了更多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从开头、中间到结尾,雪花作为一种意象多次出现,既是严峻时刻最好的体现,也是对悲壮主题的一种诠释。多媒体技术和电影手法的加持,使全剧呈现出恢宏唯美的艺术质感。剧目中有对英雄群像的塑造,也有对小人物的刻画。结尾处软收的处理方式恰到好处,一改以往以炫技为主的处理,战士们在舞台上用轮滑的方式来表现在林海雪原中的穿行,虽然降低了观赏性,却让主题更加深刻和升华了,他们如燎原星火不屈不挠,席卷华夏大地……这是技与意的完美融合。现场观摩的专家表示,这是一场让杂技在完成宏大叙事、深化主题内涵、塑造典型人物之后,还能发挥出与其他艺术门类同样的艺术魅力,完整保留其独特魅力的成功尝试,用杂技艺术讲述红色故事,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沈阳杂技团是成功的,舞台上呈现的“红色之美”一定会令人难忘。 惊叹 技艺惊人情更动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看演出的既有七八岁的儿童,也有古稀之年的老人,很多都是一家人一起来看演出的。在演出中,观众们毫不吝惜的掌声也一次次将演出推向高潮。观众李先生说:“以前经常看沈阳杂技团的演出,但这部杂技剧和以往都不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升华,更是艺术上的一次突破。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到位,能够在技巧与力量之后带给我们沉思。”王女士是带孩子来看演出的,她说:“来的时候还怕孩子看不懂,整场下来发现剧情与杂技艺术的契合度非常高,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能看明白。这不但是一次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一种爱国的情怀,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一些老人几度哽咽、落泪,一位老人说:“用杂技演绎红色主题竟然能够这么精彩,真是没想到。这是一场坚定信仰、涤荡心灵的精彩演出,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进剧场,不忘初心,去亲身感受这一首用杂技艺术谱写的英雄赞歌。”(盖云飞/文 李浩/摄)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