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考古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沈阳考古人用忠诚与汗水收获了这份“至高荣誉”——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名单出炉,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榜,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并成为辽宁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文博单位。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21年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奖项。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丛丽莉作为代表上台接受了表彰:“这个奖是对我们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过去工作最大的肯定,同样也是鞭策,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构建具有北方特色的基建考古“沈阳模式” 丛丽莉介绍说,2020年以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对298个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了考古勘探,项目用地面积达3168.2平方米,共揭示出考古新发现29处。考古前置工作有力保证了沈阳市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地下文物的安全,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赢,构建了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基建考古“沈阳模式”,为完善“土地收储考古前置”制度提供了“沈阳经验”。 近年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着力塑造“沈阳考古”品牌,并打造了一支以田野考古专业人员为基础的骨干团队。“一方面自2014年以来坚持开展公众考古活动,让深埋在沈阳地下的文物遗存真正活起来,讲述历史文化遗存背后的‘沈阳故事’,最大限度发挥文物考古的社会效益、公众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创新打造富有特色的‘沈阳考古’微信公众号、开办‘沈阳考古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沈讲学,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宣传考古研究成果等有机结合起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丛丽莉说。 延伸历史轴线 填补省内实验室考古领域空白 沈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搭建沈阳考古学科基本框架、填补沈阳历史文化序列空白为目标,积极开展考古工作。丛丽莉表示,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始终结合科学研究开展考古发掘工作,“2007年的石台子山城遗址、2012年的汗王宫遗址、2017年的沈阳康平张家窑林场契丹贵族墓群,相继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名单。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北崴遗址、上马遗址等考古发现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加了历史信度,为研究沈阳地区的人类演变史、文化发展史、城市变迁史和古代社会物质文明史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还与西北大学、辽宁省博物馆联合推进实施“沈阳康平张家窑林场1号辽代贵族墓葬实验室考古”项目,填补了省内实验室考古领域的空白,并先后组织实施了石台子山城遗址、汗王宫和豫亲王府遗址等一系列文物本体修缮及原址保护展示工程,掀开了沈阳地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新篇章。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沈阳早期人类活动探源”等课题研究工作的积累,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功申报并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等,学术研究活动愈加深入,并结出累累硕果。 丛丽莉表示,此次表彰将作为沈阳考古人新的起点,他们会同心共筑考古梦、中国梦与城市发展之梦,并将其发展绚烂。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3-2号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9012503号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9 联系电话:024-31619078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40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