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区举行“非遗文化市集”
“家门口就能体验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几根稻草和树叶就能变成艺术品,这也太神奇了!”皇姑区居民李国良说。6月11日,皇姑区文旅局在千山小区、北陵小区举行了“非遗文化市集”,邀请20多位皇姑区非遗文化传承人走进社区,让市民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魅力。本次活动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采用线上展示与线下市集的两种方式进行。
记者在北陵小区的非遗市集现场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围在一个草编文化展台前。这里的负责人是“周氏草编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周东平,她的草编作品入选了全国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玉米皮、麻绳、纸条、彩带、树叶……这些看似平常的材料,在周东平的手中变成了“汽车”、“飞机”、“巨龙”。一位小朋友说:“我跟周老师学了半个小时,就能编一只‘小狗’了,我太高兴了。”
周东平说:“中国最早的草编物品是由河姆渡人制造的。2008年,草编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非遗市集非常好,让非遗项目‘活’起来,人人都能参与到非遗传承中。”
据记者了解,今后皇姑区还将定期举行类似的“非遗文化市集”。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